(七)表達權
推進協商民主建設。2013年以來,全國政協創建“雙周協商座談會”,以專題為內容、以界別為紐帶、以專門委員會為依托、以座談為方法,每年召開20次左右。開展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
互聯網信息平臺豐富公民表達渠道。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網民通過網絡新聞評論、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互聯網平臺發表言論,對各級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對公務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
信訪渠道不斷拓寬。優化公民來信來訪等訴求表達傳統渠道。暢通領導信箱、短信投訴、視頻接訪,建立人民建議征集制度。國家信訪信息系統運行機制完善,受理辦理過程全公開,接受公民評價和社會監督。全國所有省份和30個部委已經實現互聯互通,網上信訪逐步成為公民表達訴求的主渠道。
企事業單位職工表達權得到保障。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企業民主管理規定》,企業勞動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大決策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審議。在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通過職工代表團組長聯席會議、職工民主管理委員會、勞資懇談會等形式及時反映職工訴求。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貫徹落實《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保障新聞媒體及分支機構、新聞記者的合法采訪權、輿論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