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正文:
3月3日~3月5日,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相繼召開,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我們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與房地產相關的若干關鍵點進行梳理,分析在市場仍呈分化、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政策走向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1.經濟社會繼續穩增長、促改革、保就業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2017/03/05)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關鍵之年,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國際環境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發展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經濟運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需增強。中央提出要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更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有效性,加強預期引導,通過調結構、促改革實現長期發展穩增長。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在考慮推進結構性改革需要的同時,提出要保就業、惠民生,突出了更加重視就業的導向,有利于引導和穩定預期、調整結構,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銜接。
報告提到我們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支撐條件,宏觀調控還有不少創新手段和政策儲備宏觀調控,除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外,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提高預見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未來將更注重消費、投資、區域、產業、環保等政策的協調配合,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2.去庫存與新型城鎮化結合更緊密
“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
“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2017/03/05)
總體而言,2017年房地產政策仍保持延續性,堅持因城施策基調,抑制一二線城市投資投機需求,積極推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
去庫存和戶籍制度改革結合,促進農民工市民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問題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成為影響房地產行業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鼓勵居民自住需求和支持進城人員購房需求成為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重要方案。但解決三四線城市庫存問題,關鍵還在于解決中小城市吸引人口落戶問題,也就是解決大中小城市長期經濟、產業、資源、人口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解決我國城鎮化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因此去庫存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通過提高三四線城市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配套服務,吸引農業轉移人口落戶,促進農民工市民化,釋放以新市民為主的新需求,促進庫存去化,當是應有之義。
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突顯中小城鎮特色發展。新型城鎮化推進提出大中小城市要協同發展,隨著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大城市輻射帶更廣泛,對三四線城市而言,有利于更好地承接特大城市外溢的人口、需求及轉移的產業,促進自身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提升經濟水平,增加城市吸引力。鑒于此,核心城市周邊直接輻射的小城市乃至小鎮,都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中小城市發展更要注重內涵式、質量式的增長,經濟發展更多要和當地的文化、生態結合,形成城市自身特色。特色小城鎮的建設是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有效路徑,也是滿足中小城市群眾美好生活迫切需求的主要方式,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去年國家發改委已提出,選擇1000個左右條件較好的小城鎮,積極引導扶持發展為專業特色鎮,今年特色小城鎮發展仍將是地方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