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記者,您在建設行業干新聞好多年了,應該認識不少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吧?我有幾個哥兒們開了幾家小型施工企業,因為規模小,又沒有相應的資質,無法參加招投標接洽大項目,我想麻煩您給我介紹一兩家這類企業,讓他們掛靠一下行嗎?掛靠費可以按照行規交付。當然,介紹成功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忘記您的功勞,總得給您分一杯羹的。”某天采訪中,記者偶然遭遇此類尷尬的事情。
“證書掛靠”風為何越刮越猛
對于建設行業中出現的這種不正常的掛靠現象,記者曾經與幾位同行和培訓機構的接待人員閑聊過,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又豈止一兩件?簡直多了去了,證書掛靠之風越刮越猛,呈盛行態勢。您難道不知道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而如今,掛靠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您何必這么大驚小怪?”
他們告訴記者,證書掛靠之風之所以在建設領域日漸盛行,是因為其背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灰色收入市場。因此,為了賺得這一杯羹,社會上好多在職和閑散人員便不惜重金,四處打聽哪里有舉辦類似的資格證書培訓機構。無論路程有多遠,只要證書合適,又有市場需求,便“慷慨解囊”,到這些培訓機構參加業務培訓。
“據說,考前3天的培訓課程,收費標準為每天1000元。但如此昂貴的培訓費,卻并沒有擋住眾多參考人員的腳步。”一位同行說道。
記者有些納悶,一個專業類考試為何能吸引眾多人員參與?這樣的考前培訓為何讓人趨之若鶩?
“一切繁華皆源于一張資格證書。這些學員當中,有報考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的,也有參加工程預算師、一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的,還有參加工程監理師資格考試的。有些考生為了從中多賺得一杯羹,多獲得幾本資格證書,時常要花費一個月的工資,參加好幾門培訓課程。”一位培訓機構的接待人員告訴記者。
“無形之中,豈不是給培訓機構帶來了很大商機嗎?”記者問。
“是的。”這位培訓機構的接待人員毫不隱諱地笑著答道。
企業需要這些證書來“過關”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企業為何會有掛證的需求?”記者不解地問道。
這位培訓機構的接待人員告訴記者,有很多行業如建筑行業,如果企業沒有相應的資質證書,就算擁有再多的注冊資金,也不能承接施工。因此,企業的資質評定、資質升級以及年檢等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專業人員數量,企業里沒有這些人員怎么辦?這就催生了證書掛靠這個行業。
“這些報考學員之所以會花費一個月的工資,去考取一個與自己工作毫不沾邊的證書,就是為了通過‘掛證’來賺取外快。”這位培訓機構的接待人員說道,“所謂‘掛證’,就是證書掛靠,是指個人將自己的資質證書掛靠到企業名下的行為,而企業則會支付掛靠人一定的費用。”
他一邊說著,一邊遞給記者3張證書。記者仔細端詳,發現這3張證書,一張是一級建造師資格證,另一張是公路工程監理資格證,還有一張是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證,上面竟然寫著同一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