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供求趨向平衡,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暫緩
推動外匯供求趨向平衡的因素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引致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緩解。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95億美元,環比下降70%,為2015年7月以來月度最低值。8月份,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80億美元,環比下降75%。其中外匯收付差額由7月份逆差13億美元轉為順差197億美元;人民幣收付逆差277億美元,環比下降10%。
外匯供求趨向平衡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市場主體結匯意愿趨穩,售匯比例進一步降低。8月份,受限于希拉里“健康門”政治風險的提升,以及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的逐漸明朗,引致市場主體結匯意愿趨穩。銀行客戶賣出外匯金額與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59.2%,較7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銀行客戶買入外匯金額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7.4%,較7月份下降1.3個百分點。
二是部分渠道的跨境外匯融資繼續回升。8月末,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外匯融資余額較7月末增加79億美元,已連續6個月增長;8月份,企業跨境外匯貸款資金凈流入61億美元,較5-7月份月均凈流入7億美元的規模明顯增加。
三是投資收益等季節性購匯需求回落。從歷史情況看,6、7月份是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境外上市公司分紅派息的高峰,隨后將有所下降。8月份,投資收益購匯環比下降31%。此外,8月份仍是境內居民境外旅游、留學購匯較多的時期,但當月旅行項下購匯環比下降3%,同比下降16%,說明前期個人購匯需求得到較大釋放,同時說明當前個人購匯仍較為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