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向好經濟企穩 樓市杠桿率有隱憂
2016年8月,我國經濟運行有企穩苗頭。從投資、消費和進出口數據看,固定資產投資趨穩、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止跌回升、國內消費需求繼續回暖、進出口數額加快回升。不過我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正處在關鍵階段,結構調整的陣痛還在釋放,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還比較多;積極的財政政策固然帶動基建投資反彈,但有可能透支后續政策空間;去產能任務的加速進行,將使工業增長承壓。此外,樓市熱度依舊不減,如果將樓市與股市作對比,粗略估計目前樓市杠桿率已接近去年股市高點的2倍,隱含的風險較大。再有,截至8月底,地方債發行規模約4.8萬億,已超過去年全年3.8萬億的總發行量。地方政府收入有限但支出高增,加之地方債發行已經接近年內上限,意味著積極財政政策已面臨嚴峻考驗。而從外匯市場來看,由于市場主體結匯意愿趨穩,部分渠道的跨境外匯融資繼續回升,以及投資收益等季節性購匯需求回落,引致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緩解。
投資趨穩,消費回暖,進出口向好
1.投資增速趨穩,投資結構繼續優化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趨穩,制造業投資增速繼續回升。1-8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6.63萬億,增長8.1%,增速與1-7月份持平;8月份當月增長8.2%,比7月份加快4.3個百分點。1-8月份,制造業投資11.65萬億,增長2.8%,增速雖比1-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但8月份當月投資增長2.1%,比7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制造業當月投資增速已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
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補短板”效應明顯。截至8月底,基礎設施累計投資7.08萬億,同比增長19.7%,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9.3%,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為整體投資增速趨穩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高速增長。1-8月份,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4.09萬億,累計同比增長29.1%,增速比1-7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57.8%,比去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主要集中在鐵路、農村公路、農田水利等薄弱領域。
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顯示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在發力,但要注意有可能透支后續政策空間。同時,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高速增長,體現中央“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的政策意圖。
新舊發展動能轉換步伐加快。1-8月份,工業高技術產業投資1.38萬億,同比增長11.8%,增速比全部工業投資高8.9個百分點,占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為9.8%,比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與高技術產業投資的較快增長相反,1-8月份,高耗能行業投資4.17萬億,同比增長3.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高耗能制造業投資下降3.1%。
旅游、文體、健康等消費領域投入加快。隨著消費升級的逐步推進,我國內需結構持續調整,與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相關領域的投資也出現了快速增長。1-8月份,公園和旅游景區管理業投資增長42.2%;文化及相關產業投資增長17.1%;健康服務業投資增長17.2%。
科研、教育領域投資快速增長。1-8月份,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5.9%,增速比1-7月份加快5個百分點;教育投資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1-8月份增長22.8%。
高能耗產業投資下降,高新產業投資快速增長,“去產能”與“補短板”并行,“一去”和“一補”顯示出“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效果將細水長流,滋潤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