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PPI仍保持明顯下降走勢 降幅將有所減小
截至2016年2月,PPI同比已連續48個月下跌,累計跌幅12.7%,其中2015年PPI下跌5.2%。從構成來看,生產資料價格累計下降16.6%,其中2015年下降6.7%,降幅分別比PPI降幅多3.9和1.5個百分點。而同期生活資料價格分別上漲0.2%和-0.3%,保持平穩運行狀態,說明PPI的下降主要是生產資料價格下降的影響。
從發展來看,2016年PPI仍將保持下降走勢。國內形勢來看,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然很大,投資需求增長乏力、出口困難加大、產能過剩仍是影響生產資料需求和PPI下降的重要因素。從國際形勢來看,發達國家經濟復蘇進程緩慢且反復,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遇到很大困難,影響到全球需求增長,將制約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美元升值的趨勢和預期也將對國際市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產品價格下降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國內PPI下降。
盡管PPI仍將呈現下降走勢,但降幅將有所減小,一些品種受市場預期、季節性變化、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短期內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首先,經過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部分大宗產品價格已跌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價格水平接近生產經營的盈虧平衡線甚至在平衡線之下,年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對國內市場PPI的沖擊弱于去年。其次,我國采取了一些抑制PPI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過度下跌的調控措施,比如設置成品油“地板價”;采取兼并重組、破產清算等經濟手段,以及強化環保、質量、能耗、安全等硬約束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引導產能主動退出;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用3-5年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些措施有利于緩解供大于求矛盾,改善市場預期和提升市場信心,有效抑制PPI下降幅度。
盡管PPI和主要大宗產品價格的下降幅度會有所減小,但累計降幅仍在增加,對其他相關行業產品價格的傳導作用會繼續加強。同時由于目前供求矛盾沒有緩解,需求仍然不足,PPI和大宗產品價格下降所累積的滯后作用將加速向加工工業、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費品傳導,使得價格下降的產品范圍增加,對整體經濟和企業經濟效益的負面影響將繼續增加。
三、GDP平減指數將略有下降 降幅將有所減小
2015年1-4季度GDP平減指數同比分別下降0.39%、0.04%、0.66%和0.73%,全年下跌0.45%。以GDP平減指數為衡量標準的通貨緊縮格局已經出現。從構成來看,第二產業平減指數1-4季度同比分別下降4.21%、4.13%、5.27%和5.50%,全年下降4.79%;而第一產業平減指數全年上漲0.42%,第三產業平減指數上漲3.13%。GDP平減指數的下降,主要受第二產業平減指數下降的影響。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受農資支出下降、糧食庫存壓力較大、部分農產品滯銷風險上升等方面影響,農產品價格漲幅將小于上年,因此影響到第一產業平減指數漲幅可能略有減小;第二產業由于供求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鋼鐵、煤炭、建材等行業產能過剩仍較為突出,去產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預計第二產業平減指數將繼續下降,但降幅有所減小;受房地產價格、勞動力成本、物流費用和服務價格上漲的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平減指數仍將明顯上漲。總體上分析,2016年GDP平減指數仍將略有下降,降幅將有所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