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方:道法自然
來源:中華建筑報 時間:2012-06-26 12:03:4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王開方
“物種是被設計的”,王開方的這個設計論有別于神造論,在他看來,神靈們是一群設計師。一直以來,科研學者、藝術家和設計師都曾經試圖把握對人生的神秘求索。現在,人們已經走向環境和人類發展的交叉路口,人類對客觀環境的破壞和對未知的探索以雙刃劍不斷交錯于文明的長河,今天也是如此。王開方以開放的姿態在大開大合間講述著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性認識,不妨被看做是一次激進的、與眾不同的拷問。
物種是被設計的
他的《水晶蟑螂》作品隨中國神舟八號被送入太空。當代藝術被看做是社會進步中敏銳的批判者,也被看做是玩世不恭的、瘋狂的和挑釁的,這一作品本身的立意并不是嘗試在美學上突破人們的體驗極限,而是源于創作者一直以來希望人類改變對這種生物認識的原點——王開方堅信有關進化論的觀念從根本上是錯誤的。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寫道,“人類文明是一個大忽悠,人類都因此被擰巴了……”這一對世界的認識影響了他的整個思想體系和作品發展。
“我不認為整個世界是自然進化形成的,而是某種意志引起的對這個世界有計劃成體系的設計。或許神靈們是一群設計師,有的設計哺乳動物,有的設計鳥,有的設計魚等等,它們的進化只是表象。當然這些智慧憑現在的我們尚不能完全認知。”
他的關注繞過社會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知識束縛,行走在對人之存在的終極思考中,不免帶有神秘意識——以設計建構的這個客觀世界,其一切都完美得恰到好處。“地球有引力,但為何樹會往上長?因為它伸展開的樹葉在夏天可以為地面的爬蟲遮陰,落葉是因為冬天土地需要溫暖陽光。這一切都是設計,這里面充滿關愛。當然也有幽默,所以為何有的動物是黑白花紋,有的是長脖子,有的是長鼻子。”這使他對設計的認識帶著關愛、和諧和生態的思考,“在南極的旅行中,在屏蔽一切人類文明的凈土上,你會感受到自然本身偉大的創造力,這種美博大、包容、沉著。”
就在最新發射的神舟九號上,王開方作品《中華宇宙觀》上的一組圖像,通過將星座、時辰、屬相和中國版圖進行重構并置,提出一種更復合的宇宙和諧觀。“人類在內心深處有一種強大意識是對宇宙的歸宿感,科技的發展呈現出人類對太空的向往,也讓我們知道有更多的未知。宇宙中星際無窮,以概率而論除地球外必然還存在一些星球,存在高級生命體,像人類一樣,或者比人類更具智慧。那里可能比地球更繁榮更美好,那里就像天堂。如果有螞蟻聚會討論人類,人類會笑看著螞蟻,但如何知道沒有其他智慧在笑看著我們?”
不僅如此,因為對于這些未知的求索沒有答案,王開方提出了更為大膽的想象,“我認為人類并不是地球生物,不是神靈的設計,而是某種智慧在地球播撒的種子,這一種子是智慧體與猴子共同的結晶。這才可以解釋為何人類的行為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差別越來越大?為何只有人具有高級思維并還在快速進化?”
生活的悖論與愛
嘗試藝術創作、設計、旅行、跑步、探險,與其虛偽地活在生之枷鎖中,王開方選擇用經歷丈量時間和土地。“我認為設計師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他的人生。”王開方的40歲生日是在南極度過的,這個冰天雪地中物我兩忘的自然圣地,讓王開方暫時忘卻了現實中擰巴的文明,而是嘗試在冰山和海洋中,感受久違的人性與自然同邏輯共呼吸的部分。歸來后的王開方整理出版了一本厚厚的作品和文論集《行云流水》,包括對多年游歷與創作的陳述和評論,也是對個人生涯的一次回應。
做了20多年200多項各類創作,走過80多個國家,在這種過程中感受客觀世界的奇妙,“我通過感悟和學習,更知所做的藝術和設計還問題太多,但是起碼都是發心的引導。在我心中關注的不是大師,更關注在身邊的更具生命力的自然本身。對自然的感知力越增加,越是感受到它的偉大和完美。我們可以用望遠鏡看到浩渺宇宙,但無論看多遠都是無窮的;我們用顯微鏡看微小世界,無論看多小總是無限的。”王開方將自然本身看作神靈的設計作品,在不斷的感受和博弈中,他總是能找到自己最謙虛的位置,沒有人的作品能比自然本身更加完美。出生于外交官家庭的王開方一直將行走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的完整性在他心中比別人有更多的詮釋,如果不能真切地、全面地感受世界,那對世界的認知也是間接而片面的。“無論什么設計我都有興趣參與,我希望讓我的神經末梢感受和領悟更多。這就是我的人生到40多歲的經歷。”
走訪地球上很多國家后的王開方以樂觀的心態、悲觀的觀點看待世界和設計本身,而這正是人們普遍不愿面對的。誰會愿意相信自己的人生只是一次塵埃的旅程?于是文明再次被他譏笑和嘲諷,“我認為人類文明的現狀很是可悲,人類這一物種也是最辛勞最可憐的生物。”雖然如此認知,但王開方與自己達成和解,“我不會活得像神經病,還要更好地生存。建筑業是一個罪惡的行業,比別的行業有更大的破壞力,我做一些設計盡量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在這一過程中,王開方不斷貶損人類生存的行為,又在自己建造的文明荒原上尋找一片星辰,這似乎正反映為是文明本身的過程。當人的科學認識逐漸使自然去魅化后,留下的是一片烤火之后焦灼的遺跡。
“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個世界,我希望親友們不必悲傷,大家開個party(聚會)歡送我就好,死亡只是能量的另一種轉換。”相信某種智慧存在的王開方也相信一個未知空間的存在,走向人生反面后的心中留存有一片愛。“有句話說,‘如果宇宙真的存在一個中心的話,那就是愛’。”他補充道。
環保有沒有未來?
對人性不抱有奢望的王開方質疑以人為本,也懷疑環保的未來。
“我擔心環保的未來,我們所做的環保,整個過程還是不環保的。我們談的時尚、發展,本身就意味著消耗和破壞,無欲無為才能真正恢復生態,我們做得到嗎?但是這些起碼在以自然為代價的同時向自然學習,我相信未來的文明依然需要從大自然中感悟如何創造。
“我們對原生態的保護是以旅游開發、繁殖后代和平衡心理為目的,在這種發展中沒有真正的環保,只是變相變速的破壞和利用。今天,我們從發展到可持續發展,意識到了可持續性,但是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有人類這一物種的使命,我們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創作,讓創作更加有益而非以人為本的自私。我們為了欣賞花朵,讓花朵都反季節開放,為了全年吃到各式蔬菜,肆意種植植物,這是人類狹隘短視的設計。人類的大部分發明都存在問題,現在我們知道了電池有問題,電波有問題,但知道嗎?電燈光譜或許也有問題,這些一定會對其他生物和人類自身產生影響,但是我們都在逃避。樹上的爬蟲在路燈長時間的照射下可能會變異,我們從不關注。無論一個建筑有多么環保,它對環境的影響就是不愿被承認。”
“城市的每一條馬路都在將土地分割成小塊,物種的交流受到限制。當我們將生態規劃為一個個保護區時,這些孤零零的生態區只是孤島和盆景。我們在室內種植的植物都不會長壽,因為它失去了生命存在的立體環境,只能茍活,滿足人們的觀賞,死了就換。我們以愛的名義養魚種鳥,只為我們每天看它們幾眼,這種對生命的利用是自私,不是愛!”
王開方帶著對自然破壞的內疚感工作,“就我個人而言,我所有的創作,無論過去和未來,都希望錯誤少一點。我曾經有一個環保椅子的設計作品獲得了組委會特別大獎,那個設計叫《席地而坐》,是我認為最好的作品,因為顧名思義它一無所有。我也做過很多環保椅子的設計,但是無論如何環保,其過程都是不環保的。這個作品沒有任何商業價值,但它是個啟示,席地而坐以地球為椅,隨意隨處去享受自然。”
這世界有政治
早在十幾年前,方力鈞的像野狗一樣活著的觀點在藝術界被了解,但是這種觀點更多傳達出對政治的不屑姿態,王開方是一個更為純粹的人。“人這一生,從一落地就要學習,之后創造實踐。包括所有偉人所有創作,無論歌功頌德到何種高度,其本質都是對自然的破壞,這就是文明,相互鼓勵和標榜,像打了雞血。”
時時告訴自己感受人類存在之罪孽的他,將愛看作是設計的源泉,而并不介意政治的真偽。“讓設計充滿愛”這句話被印刷在其工作室的墻壁上,時時點醒著坐在電腦前的設計師們——一個沒有愛的世界將是多么可怕。“設計應該充滿另一種愛。我們的學校缺少愛的教育,我們在課程中學習愛國、愛黨,但是沒有學習最根本的愛。如果我們學會愛,設計就會溫暖,對使用者、投資人、合作團隊、行業和社會本身就會做得更好。如果你有愛,就不會將老建筑拆為一塊塊拿回家當做收藏讓它分尸八塊,而是將其放在原地尊重它應該在的地方。真正的和諧不僅是政治家提出的和諧,還有人類與客觀世界、與宇宙觀之間的大和諧。”
喜歡跨界體驗的王開方創作了一組天安門系列作品,在這組作品中,位于天安門建筑中間位置的頭像被置換為任意個人,其標語也換成了每一個人的美好愿望。這些愿望趨于質樸,真實地反映著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關系。作品并沒有如常關注于眾生和宇宙,也沒有任何神秘主義色彩,但在當代藝術的范疇中幽默地、真誠地剝離社會問題的形式外衣。“我沒有反對政府,我以一種積極、正面的態度推進更好的改革,我創作的富有政治色彩的作品,希望傳達出善意的、有意義的力量,而不是謾罵和調侃。我不關注個別官員的品位,我認為人類共同美好的生存環境需要整體文明的改善。”
個人簡介:
跨界設計師/藝術家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跨界設計師、觀念藝術家。從業20余年,游歷80余國家,各類作品200余項,國際建筑裝飾協會認證設計師,獲日本NASHOP設計獎、美國《INTERIOR DESIGN》(室內設計)年度封面人物、中國時代杰出藝術家、中國年度酒店設計大獎、中國年度色彩環境藝術大獎、中國年度原創藝術大獎等。是施華洛世奇水晶元素中華區唯一簽約設計師。作品被神舟八號、神舟九號搭載,實現中國當代藝術品的首次太空之旅,并被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和法國副總統等政要收藏。王開方工作室多次接待政府要員視察,是北京文創產業示范企業。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