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先進手術室的設計實例分析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10-09 14:10:2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整形手術室模型
整形手術室設計圖
在一個項目中,FreemanWhite將麻醉后監測治療室(PACU)設計在手術室旁邊,而術前/恢復室則在樓梯的一側,離手術室也很近。
重癥監護室和手術室水平相鄰可以減少情況危急的患者的移動距離。如果只能垂直相鄰,那么電梯需要能夠容納一個擔架,生命維持設備和兩個或更多的醫護人員。
盡管許多產房都有自己的剖腹產室,在某些情況下(比如,鄉村)從患者數量上看并沒有充分利用。BWBR建筑師斯科特·摩斯表示,“由于市場條件和機構大小會影響設計,優化患者流動并沒有標準答案。”
例如,Shepley Bufich的一個項目中,他們把剖腹產室和手術室相結合,這樣麻醉手術只能在一個地方完成,醫護人員也不需要分散到各處。
恢復區
手術室設計的另一關鍵是恢復區。恢復區有多種設計方法,各自有利有弊。FreemanWhite健康策劃明塔·弗格森說,“患者和家屬在單間里會更舒適,滿意度也更高,但用窗簾隔開的隔間對不同的患者類型有更多的靈活性。”
不過,如果這些隔間和PACU相通用,它們就要按照PACU的嚴格要求建設;如果醫院希望這些隔間同時可以用作術前準備區,其設計就要符合HIPAA(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對于患者隱私的規定。第三種選擇是活動式躺椅恢復區,可以在窗簾隔間里也可以在單間里,在小面積中保障隱私,缺點是限制了未來放置擔架或床的可能性。
例如,FreemanWhite為圣托馬斯聯合置換醫院(The Saint Thomas Joint Replacement Institute)設計了術前、恢復、PACU三合一的區域。該區域可以根據患者類型、疾病程度、時間來調整功能。恢復區隔間由三面墻和正面的窗簾圍成。“為了患者隱私,我們用的是三面墻或者四面墻組成的隔間,而不是傳統的窗簾,這樣的隔間比較大,家人或者護士都有足夠的空間。”Shepley Bulfinch合伙人斯瑞?霍爾曼表示。
考慮到員工效率和患者安全,法規要求護士必須可以直接監控每位患者的狀態。分散式護士站或可移動工作站可以滿足這個要求。
通過手術室吊桿上安裝的攝像頭,在手術室外面也能看到手術過程
做正確的事
為了創造成功的手術室體驗,設計師必須考慮兩群人:員工和患者。
設計一個新機構時,沒有什么比關注核心員工的動態更能說明問題了。在一個案例中,團隊的互動很難用理想化的靜態平面圖展現。只有不斷仔細觀察,設計師才能真正了解怎樣才是對這些高要求的手術室來說最好的設計。
對于患者,設計師可以從停車場入手,設計出到達手術室的導航路徑,確保體驗滿意度。“除非你親身經歷,否則不會了解像燈光,顏色,溫度和氛圍……每個因素都會影響患者和醫護人員。”Shepley Bulfinch助理大衛·米克說。
總之,一旦擁有了能夠簡化準備、手術和恢復流程,為員工、病人和合作伙伴提供理想體驗的手術室,醫院就會慢慢體會在手術室這個創收最多的部門投資的回報。
上一篇:中國發展遠程影像需要邁過三道坎兒
下一篇:營造輕松愉悅氛圍 詳解醫院典型場所照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