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行業分析 > 正文
施工合同解除后,應由誰對工程質量承擔舉證責任?
來源:建筑時報  作者:李彩鳳  時間:2017-07-11 09:01:4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該條規定了施工合同解除后發包人支付工程款的條件是已完工程質量合格,但“已完工程質量合格”的證明責任是由發包人承擔還是承包人承擔呢?

  筆者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觀點的評析

  從最高院的裁判要旨看其對司法解釋的適用

  由上述案例可知,最高人民法院將工程質量是否合格的舉證義務分配給了發包人新澳洋公司,認為應由發包人對工程質量不合格進行舉證,而不是由承包人對工程質量合格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裁判要旨,可以看出最高院在適用《司法解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的“已經完成的建設工程質量合格的”時,并沒有將“工程質量合格”的舉證責任分配給承包人,而是推定“已完工程合格”;只有在發包人對“工程質量合格”提出異議時,才由發包人對自己不應支付工程款的抗辯主張進行舉證,若其不能就工程質量不合格的主張進行舉證,則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即應支付工程款。

  對最高院裁判邏輯的評析

  首先,從民事訴訟證據角度看,最高院的裁判并沒有偏離我國現行法的規定,但法官在舉證責任分配中的自由裁量權體現了其在舉證責任分配中的相對隨意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做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其實從這一規定中并不能絕對推演出發包人應對工程質量不合格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更不能免除承包人就工程質量合格這一主張的舉證責任。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而由此規定來看,最高院在上述案例中如此分配舉證責任,也未偏離我國現行法的規定,但該規定中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以及“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的判斷都具有主觀性,最終由法官自由裁量,而這體現了法官在民事審判中對舉證責任進行分配的相對隨意性。

  其次,從《合同法》《建筑法》等實體法角度看,最高院不應完全免除承包人對“工程質量”合格的舉證義務。

  《建筑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建筑施工企業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該條規定說明承包人對工程質量負責。同時,《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建設工程竣工后,發包人應當根據施工圖紙及說明書、國家頒發的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及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發包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價款,并接收該建設工程。”該條規定了工程質量合格是發包人支付價款接收工程的前提條件。反之,如果工程質量不合格,則發包人有權拒付工程款。而承包人作為請求支付工程款而發起訴訟的一方,其對符合支付工程款的條件當然負有一定的舉證義務。

  最后,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來看,發包人在工程質量驗收程序中起主導作用,其對工程質量合格具有更強的舉證能力,由其承擔舉證責任并無不妥。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在第六節“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程序和組織”中規定:

  6.0.1檢驗批及分項工程應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6.0.2分部工程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分部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工程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質量部門負責人也應參加相關分部工程驗收。

  6.0.3單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評定,并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質量驗收,如果其不組織質量驗收,施工方無法單獨完成質量驗收工作。

  因此,作為建設單位的發包人在質量合格這一事實問題上具有更強的舉證能力。如果其不能舉證質量不合格,即無權拒付工程款。

  律師建議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施工合同解除情形下,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款的,應先提供其按圖施工、質量不存在缺陷的初步證明,以完成其請求支付工程款的舉證義務。發包人對工程質量提出異議的,應對其異議主張提供證據證明,這一證明義務包括提交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初步證據,并申請法院對工程質量進行最終鑒定。

  在承包人已經初步證明已完工程質量無缺陷的情形下,如果發包人不能舉證證明工程質量不合格,則應由發包人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拒付工程款的抗辯理由不成立。

  鑒于以上分析,筆者對起訴要求支付工程款的施工方有一些淺顯的建議,供參考:

  第一,施工人應在發起訴訟前,盡可能先組織有關工程質量合格的證據。比如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施工日志等記錄;在合同解除之際,應做好現場工作面的記錄,以拍照錄像等方式留痕,為工程質量合格以及可能的工程質量鑒定留下有效證據。

  第二,加強和監理單位的溝通,如果合同即將解除或已經解除,則應向監理單位調取有關工程質量的證明文件。

  第三,在訴訟過程中,如遇發包人對工程質量提出異議,應明確要求發包人就工程質量進行鑒定;

  第四,鑒于目前法律對此情形下舉證責任的承擔沒有十分明確的規定,法官對此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此筆者建議施工方還應要求法院就舉證責任的分配進行釋明。

  如果法院明確將舉證責任分配給了施工方,施工方出于謹慎起見,還是應向法院提出質量鑒定申請,否則可能因未能就符合工程款支付條件完成舉證責任而被法院駁回支付工程款的訴訟請求。

關鍵詞: 施工 合同 解除 工程 質量 承擔 舉證 責任
分享到:
[責任編輯:丁艷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