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幕墻)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及趨勢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幕墻市場的發展主要受以下因素所推動:
政府扶持及投資。根據建筑裝飾行業的第十二個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國政府為公共建筑裝飾市場制定于2015年的目標產值達人民幣2.6萬億元,「十二五」期間的按年增長率為18.9%。為達此目標,中國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該行業。中國政府亦預期將于來年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發展、新項目數目、擴張項目及重建項目增加。該等投資將為中國建筑裝飾服務帶來巨大需求。
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進程加快不斷刺激固定資產的投資,帶動公共基礎設施的發展,從而逐步提高裝飾需求。于2015年,中國總人口的56.1%居于城鎮地區,而2010年則為50.0%。城鎮地區人口增加進一步刺激對新住房及超市、醫院及學校這些公共設施的需求,而該等設施于使用前須進行裝修。估計于未來五年,來自農村地區人口的新住房缺口將達30億平方米。同時估計,轉移人口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將達10億平方米,該等設施包括購物中心、辦公樓及娛樂設施。商業、辦公及住宅樓宇的房地產開發商與毛坯住宅物業的最終買方在物業投入使用前均需要裝飾服務。由于城鎮化步伐加快,對各類物業的需求不斷上升,將為公共建筑裝飾市埸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并為建筑裝飾服務供應商(如本公司)帶來巨大市場發展潛力。
經濟增長。受益于中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包括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迅速增長,2010年至2015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0.6%。盡管自2014年起,增長率出現放緩跡象,隨著消費模式轉型及經濟升級,預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會回升并于2015年至2020年期間,按復合年增長率6.4%保持長期增長。于2015年4月,國務院批準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簡化審批程序,吸引私營企業投資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從而創造對有關項目建筑裝修的進一步需求。中國經濟復蘇及新私人資本拉動建筑裝飾市場,從而進一步推動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及推動中國市場發展。
可支配收入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人民幣19,110元增加至2015年的人民幣31,200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3%。鑒于中國穩健的經濟前景,有關指數預期將繼續上升并于2020年達到人民幣49,470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7%。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將激發中國民眾改善居住條件及增加在住房及辦公室裝修及設計方面的花費的意愿。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國經濟的增長促進現代服務業(包括旅游業、餐飲業及展覽業)的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酒店、展覽中心及其他相關基礎設施拔地而起。實施該等項目不僅會促進公共建筑裝飾市場的發展,亦會對建筑裝飾的質量及精細度提出更高要求。
文化及健康需求增加。隨著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及健康需求愈發突顯,因此,對相關基礎設施(包括文化中心、公共圖書館、博物館、醫院、診所及其他醫療機構)的需求不斷上升。興建該等公共基礎設施必定將為公共建筑裝飾帶來新的增長勢頭。
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幕墻)市場的主要市場趨勢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下:
更標準化的監管。由于公共建筑裝飾行業趨于成熟,故政府將繼續監管該市場的營運及該行業的監管將更加標準化。無照經營裝飾業務的情況將會減少并將最終取締。
橫向擴充業務范圍。隨著業務營運規模不斷擴大,大量公共建筑裝飾參與者將擴充其于應用相關領域的業務范圍。
國際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筑裝飾行業參與者致力贏得海外項目,以擴充其業務。此外,與海外房地產開發商建立戰略關系亦有助于公共建筑裝飾公司走出國門。
更注重環保。為應對公共建筑裝飾行業的環保需求上升及提出「綠色」理念,節能及環保成為制定裝修設計、施工技術及挑選裝飾材料過程中愈加重要的考量因素。
項目備用金。在項目經理執行建筑項目的過程中向其提供項目備用金(資金用途有限,例如緊急采購特殊及零碎原材料及雇用臨時工及支付其他特殊及雜項開支)乃中國公共建筑裝飾行業的行業慣例,該慣例亦由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金螳螂」)及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亞廈」)等其他領先行業參與者所采納。
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幕墻)市場的挑戰
中國公共建筑裝飾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且市場不可避免地缺乏可供行業參與者遵守及遵從的完善標準及機制。中國公共建筑裝飾市場高度分散且區域化嚴重,大部分行業參與者為眾所周知存在資質及執照、施工質量及營運管理等問題的小型參與者。該行業的領先參與者應為踐行優質項目而奠下基礎,并幫助制定市場標準,以達致行業整合及逐步減少及淘汰表現不佳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