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5月起,運輸建筑垃圾須“特許”
“從2012年6月開始,相關政府部門計劃,運輸企業及運輸車輛需要通過政府部門的招標才能取得運輸資質,運輸車輛需要進行密閉改裝才能上路,也就是特許經營。”市市政公用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計劃,經招標獲得建筑垃圾運輸資質的車輛,根據要求都要經過密閉改裝,而密閉改裝后的大貨車運載能力將減少1/3左右。
但一些未獲運輸資質的運輸單位,因可以通過超載運輸而在競爭中占有優勢,這讓密閉改裝避免超載、撒漏的“正規”大貨車幾乎無利可圖,相關運輸企業爭取特許經營的積極性也大為降低。
而實際上,因為車輛設備不達標,目前島城建筑垃圾運輸行業的特許經營制度只是設想而已,超載大貨車也因此屢禁不止。如此背景下,通過政府干預保障有運輸資質的大貨車的收益,進而規范島城建筑垃圾運輸市場秩序,就變得更加迫切。
“目前,本市有47家運輸企業入圍了特許經營的范圍,按照要求,這些企業的相關運輸車輛需要進行改裝封閉、加裝GPS等,直到現在僅有12家企業敢承諾說達到了標準。”市垃圾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經下發通知,如果4月底這些企業的運輸車輛還達不到要求,只能退出特許經營范圍。
該負責人說,截至3月2日,已經收到28家企業送來的承諾書,下周將正式啟動特許經營授權,對作出承諾的運輸企業進行審批并頒發授權。從5月份開始,將正式施行建筑垃圾運輸行業的特許經營制度,未獲得特許經營資質的企業和車輛,將不能“染指”建筑垃圾運輸。
對此,島城一家運輸企業負責人劉先生表示,實施特許經營之后,能否讓拒絕超載的“正規軍”有口飯吃,是否還會有“漏網之魚”存在,這是問題關鍵所在。“只要超載大貨車不被根除,那就有漏網之魚擾亂秩序,特許經營或許只能是一紙空文。”劉先生擔憂道。
背景
運輸指導價,已經醞釀半年多
為了讓大貨車車主們既能守法有又有利可圖,早在2012年6月底,島城物價、交通運輸、市政公用等多部門就開始醞釀出臺建筑垃圾運輸成本指導價,以期利用價格杠桿規范混亂的大貨車運輸行業。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為了計算出合理的指導價格,多部門多方調查論證,但遇到重重困難。
“問題是超載運輸已經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車主為了多賺錢,冒點險也愿意,而需要清運建筑垃圾的建設單位也不希望建筑垃圾運價被抬高。”島城一家運輸車隊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本市各種拆建項目非常多,運輸建筑垃圾的市場需求較大,而因此衍生的運輸行業也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取著利益最大化。“多拉點,快點來回,幾乎是唯一的盈利方法了。”
“在實地論證中,首先建設方就不配合,一些運輸單位也一直觀望不愿表態。”市市政公用局相關工作人員稱,作為有清運建筑垃圾需求的建設方,花最少的錢運走建筑垃圾是他們的需求,而一旦政府出臺指導價并加以制約,這些建設方首先就要多付錢。“目前的建筑垃圾運輸形勢下,建設方的成本因為運輸方的超載得到控制。除了取證難之外,目前人工、柴油、設備保養等各方面成本的上漲,也需要計入指導價的計算,而不斷變動的價格因素也給指導價的出臺造成困難。
相關部門在2月25日紹興路大貨車“闖禍”后的第二天發布指導價,時隔半年多,選擇這樣的時間點是否為巧合?記者多方采訪均未獲正面回復。
每日精彩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