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方案》,清遠“煤改氣”分三步走。第一步啟動試點,選取清城區源潭陶瓷工業城8家企業作為試點,2013年3月31日前試點企業必須完成技改并通氣生產,每條生產線一次性補貼130萬元。
第二步全面推進,源潭陶瓷工業城全部陶企都要通氣生產,2014年3月31日前,現有生產線少于或等于5條的至少要有1條生產線用天然氣,多于5條的至少要有2條生產線用天然氣,每一條生產線給予一次性補貼100萬元。
第三步在2015年3月31日前,源潭陶瓷工業城、清新云龍陶瓷產業園全面完成“煤改氣”工作,每一條生產線一次性補貼70萬元。而2015年4月1日后完成技改使用天然氣的生產線,財政不再給予補貼。此外,實行“煤改氣”的陶瓷企業將依法享有虧損彌補、稅收抵免、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
大浪淘沙,加速行業洗牌進程
“煤改氣”是大勢所趨,對于使用后成本的增加,清遠市陶瓷行業商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一部分有利潤的企業還是可以消化這些成本的。此外,也會倒逼企業對管理流程進行優化,以節省成本。
更重要的是,陶企不得不加大創新資金的投入,以提升品牌價值。
多家清遠知名陶企負責人表示,每年因此投入的資金達到當年總銷售額的15%,其中5%要用來做技術創新。“這個比例非常高了,一些低端企業連利潤都達不到這個水平,因此最低端的企業往往最先被淘汰。”
源潭一陶瓷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的優惠政策是鼓勵陶企盡快‘煤改氣’,其實,用天然氣比使用水煤氣方便,陶企不用再將煤轉成氣。但涉及到不菲的使用成本,政府在推進的過程中可多使用利益引導,‘放水養魚’,多向企業讓利,幫助企業順利完成改造。”
清遠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若干家知名陶企準備進行“煤改氣”改造。“清遠倒逼建筑陶瓷企業轉型升級,使用天然氣實現清潔生產,并不是想逼走這些企業,而是逼陶企向高附加值、品牌化、環保高效的方向走。”
“一些沒有現金流、盈利能力差的陶企將面臨淘汰。”清遠陶瓷行業商會前任會長劉凌空接受采訪時表示,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是需要品牌實力來支撐的,清遠實施“煤改氣”將促使一些小企業自然淘汰,會加速陶瓷行業的洗牌過程。
記者了解到,針對陶企“煤改氣”面臨的成本壓力,清遠市相關部門根據“煤改氣”的時間表,已經在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清遠市政府也出面協調保證西氣東送供氣的穩定性,在氣價上,對“煤改氣”陶企用氣進行一定的補貼,盡量減少“煤改氣”對企業生產運營產生的影響。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對增加成本的不斷消化吸收、不斷優化生產、加大創新提高利潤,這場剛剛開始的“煤改氣”環保倒逼轉型升級變革,或將成為清遠陶企邁向品牌化、走向高附加值道路的起點。
每日精彩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