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衛浴行業作為被環保部門公認的高能耗行業,環保清潔和節能減排一直是其的必修課。在業內人士看來,節能減排事關產業的生存和發展。現在,新的挑戰即將到來。由廣東省陶瓷協會組織完成的《建筑衛生陶瓷產業政策》(以下簡稱《產業政策》)已經提交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
此次制定的《產業政策》是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歷史上的第一部產業政策。《產業政策》的政策范圍包括建筑衛生陶瓷、機械化工等全產業鏈,將對政策目標、行業技術政策、產業布局、準入門檻、出口貿易等與整個行業相關的方面進行闡述。
廣東陶瓷協會秘書長陳振廣表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陶瓷衛浴產業自身也有提高資源利用、減少排放的要求,《產業政策》一旦出臺,將對行業的規范、發展等起到指導性作用。
將制定萬元產值能耗標準
“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產業政策》將對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提出具體要求。”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士透露。
該人士指出,工信部希望廣東陶瓷協會在調研國內行業現狀、發展環境的基礎上,結合國際形勢,研究提出建筑衛生陶瓷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為國家制定陶瓷產業政策提供依據。
據悉,《產業政策》將規范行業準入,嚴控產能擴張,推進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
上述人士分析,現在陶瓷行業的產能到了比較高的水平,目前沒法下結論是結構性過剩還是相對性過剩。“目前,我們的基本判斷是產能存在過剩。在衛生陶瓷領域,加大節水力度、大企業做好售后服務、走品牌之路、提高集中度等方向性的東西,都在《產業政策》中有所體現。”該人士不愿詳說。
據悉,《產業政策》區分了存量項目和新增項目。“在某種程度上,對新增項目的要求肯定比存量項目嚴,門檻有所抬高,特別是提高了節能減排的要求。”該人士說。
專家透露,《產業政策》可能包括以下標準:綜合產值、稅收、能耗;推出萬元產值能耗限額,每萬元產值消耗1250公斤標準煤。接下來,將把稅收納入到電價中,按區域和用地面積計算稅收,沿海發達城市建筑陶瓷企業和衛生陶瓷企業每畝7萬元,中部城市每畝5萬元,西部城市每畝3萬元。
同時,對單件產品進行重量限制。鼓勵生產和使用單件重量不超過40公斤的連體坐便器、不超過25公斤的分體坐便器(不含水箱)、不超過15公斤的斗式小便器、不超過20公斤的蹲便器、不超過20公斤的洗面器。
節能減排“排頭兵”
衛生陶瓷產業的環保壓力正在加大。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繆斌在中國衛生陶瓷潮州產區調研時表示,工信部已經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對工業企業的PM2.5進行檢測,未來不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企業將全部被關停。陶瓷衛浴行業依舊將以“排頭兵”的身份成為重點關注的對象。
目前,各省市也出臺多項約束性、限制性的節能減排政策,進行產業調整。廣東佛山產區的陶瓷企業大量外遷,佛山市原市委書記林元和在主政時,關閉了200多家建陶企業,轉移了40多家陶瓷企業的生產線,不再新建、擴建一般性建筑衛生陶瓷和陶瓷化工色釉料生產線。佛山將被著力打造成為陶瓷研發、檢測、營銷、結算、展示、信息、文化的中心。
根據《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若干家企業的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輕量化、薄型化、節水型、功能化的新型產品比重明顯增大,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產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利用率達到70%。
現在,衛生陶瓷的重要技術標準《建筑陶瓷產品單位能源消耗限額》也正在修訂中,目前已經召開了預審會。根據征求意見稿,標準規定了建筑衛生陶瓷產品生產企業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和綜合電耗的限定值、準入值和先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