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亂象:假洋鬼子自我包裝的五種手段
在家裝散熱器領域,假洋鬼子是行業無法繞過的“痛處”。尤其當一些假洋鬼子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時,總會激起行業人士的公憤。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家裝散熱器”領域的假洋鬼子主要通過以下5種手段進行自我包裝:
一是通過鍋爐品牌誤導消費者,將系統簡化成單品。目前部分暖通公司向用戶宣傳是德國XX鍋爐家裝散熱器系統,其實只配置了該鍋爐品牌,而暖氣片、管道等都是貼牌而來。
二是把某個部件的歷史等同于該品牌的歷史。有的品牌早期是生產某類零部件的,便刻意將該零部件生產歷史等同于整機生產歷史,讓用戶誤以為該品牌擁有悠久的歷史。
三是偽造客戶案例。有的品牌在自家網站或宣傳冊添加一大堆案例,用戶無法查閱真偽。
四是抬高自身的行業地位。有的公司把自家公司的歷史說成是明裝暖氣行業的歷史,刻意誤導消費者。
五是隱瞞原產地。不少德國品牌要么是土耳其生產,要么是波蘭生產,但刻意向消費者宣傳“德國品質”,不主動說明產品原產地。
工藝亂象:對美觀和能耗重視不夠
“家裝散熱器”主要安裝在已經裝修入住的房子中,因此不但要求具有“熱起來”的功能,還要求具有不破壞原有裝修風格的“美觀性”。但是,在實際安裝中,對“美觀性”和能耗性能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室外管道或鍋爐下方鏈接主管道不做保溫,或者用劣質不環保的材料做保溫,熱損失較大。
二是采用PPR管作為主管道。由于暖氣片屬于高溫供暖,PPR管耐高溫性能較差,用作暖氣片主管存在漏水風險。
三是施工前缺乏詳細勘察,導致施工中破壞電路、水路甚至打到承重墻等事件屢見不鮮。
四是施工現場不做防塵保護,客戶家里的家具、家電、床上等到處都是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