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上演
范偉扮演一名為領導開車的司機,他眼看著領導一個個都犯了錯誤,蹲進了監獄,所以他一心想當清官。起初他說著“你們玩命的腐蝕我,我讓你們全落空”的大話。最后,在美女李小璐的“色誘”下,范偉表面假裝一本正經、內心翻騰不已,順理成章地被拖下了水,“清官夢”落空。

在充滿重重誘惑的環境下,在人本性的驅使下,任何人都也難抵制住誘惑。反觀我國的一些建筑企業,為了搶到工程,拿到項目,企業在接待上花費了大價錢。而高昂的“接待費”也成了行業揮之不去的通病。再從近年來的“豪華辦公樓”、“豪華頂級私人會所”發展的如火如荼,也可看出國家黨政機關公款消費、公款吃喝是大有市場的。并且,由于私密性強、缺乏監管,“會所腐敗”正成為國家工作人員腐敗的新型變種。
-
十大“招待王”,建企數量上“奪冠”
為了拿下項目,怎能少喝三杯,怎能不陪好機關領導。2013年,“上市公司業務招待費居高不下”的消息曾經引發極大關注,2012年上市公司招待費排行榜的前十名,半數為建筑企業所占據。僅從這一點來看,建筑業已經成為了貪腐事件的高發領域。
-
高檔會所:想說不愛你很難
盡管會所本并沒有罪,但就查辦的腐敗案件已經表明,在這個富商、政要、名流交際生活的私密空間里,會所在滿足權貴物質精神需求的同時,也衍生出了損害公共利益、挑戰社會風尚的腐敗行為。
-
那些年,貧困縣蓋起的豪華辦公樓
一個縣城,一旦戴上了貧困的帽子,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財政補貼,還能夠蓋起奢華、氣派的政府辦公大樓。其實,這股不良風氣早就吹了進來,奢華政府辦公樓隨處可見,這不禁讓我們拷問,政府說好的錢花在哪里了?
李誠儒在劇中扮演亞洲最俗導演,想徹底跟“俗”一刀兩斷。在求助于私人定制之后,他本想換掉那一腔俗血,按照“四不”、“兩堅持”(即不好看、不好聽、不好懂、不接地氣,堅持審丑、堅持莫名其妙)原則徹底做一名脫俗的導演,沒想到的是,他反倒走上了瘋癲導演的路線。

什么是俗?什么是雅?俗與雅本沒有明確的分界線,雅更沒有明確的標準。但若想要達到雅,任何設計作品大體上也要合乎公眾的審美,讓人身心愉悅。但在中國的建筑設計領域,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俗”建筑:其一是模仿白宮、金字塔、希臘眾神像、凱旋門、克里姆林宮的山寨建筑;其二是網友紛紛吐槽的造型奇特、設計理念讓人質疑的奇葩建筑。其實,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在這樣的建筑身上,我們根本看不到中國建筑設計的創造力以及創新精神。
-
山寨建筑是成功的里程碑?
由于建筑作為應用藝術,世上根本沒有保護建筑的法律。所以,中國就像一個有搜集全球建筑怪癖的人,極盡所能且最大限度地完成了這項搜集任務。
-
有秋褲、比基尼陪伴,大褲衩不再孤單
江蘇蘇州金雞湖畔的高樓“東方之門”曾被網友一度戲謔為“秋褲門”,有了“東方之門”,北京的央視新大樓不再寂寞。而杭州的“比基尼”是“秋褲門”之后的另一杰作。
-
讓你一次雷個夠!奇葩建筑是求怪還是經典?
近年來,為求建筑造型奇特,設計者挖空心思,力求推陳出新,但這一切都步入了建筑功能性讓位于造型的怪圈。建筑的丑與美究竟該如何定義,我們無從考究。雷人建筑到底是經典還是求怪,這一切都讓時間來驗證吧!
宋丹丹在劇中扮演一名河道清潔工人,一心想當有錢人。私人定制給她從外形到禮節做了貴族似的培訓,在圓夢一日游中,宋丹丹過足了富人的癮,但始終無法擺脫身上爆發戶的氣質。在她看來,越貴的東西越好,一個人若是富有,那便體現為金錢的富足。

一個人的富有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更體現為個人的知識、能力以及氣質。真正富有的人不會通過單純的從外形到生活的各項配置上來使得自己看起來很富有,過分地炫耀自己的存在以及身份是暴發戶似的炫耀。在中國的建筑領域,我們同樣能夠看到這樣暴發戶似的炫耀,一些土豪脫離建筑本身的實際意義以及功用,盲目地建設摩天大樓;還有一些土豪為了使得建筑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給建筑披上了黃金外衣。
-
滿城盡披“黃金甲”,美嗎?
“土豪金”一詞代表著昂貴、奢華、金光閃閃,回顧建筑界,“土豪金”建筑,近年來更是頻頻現身。奢華的“土豪金”色以及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高聳,讓“土豪金”建筑顯得更加尊貴。“土豪金”的外觀給人的沖擊是極大的,但,它真的美嗎?
-
哭笑不得毀三觀 “土豪金”富裕嗎?
建筑的藝術,高或低,往往出自設計師的欣賞水平,以及決策者的欣賞水平,有時候是一群人綜合后妥協的產物。土豪金建筑風格怪異,金燦燦、黃澄澄,或許是城市中一道另類的風景線,但不免讓人聯想到暴發戶的心態。
-
暴發戶的炫耀:摩天大樓攀高比傻
當今中國各大城市興建摩天高樓則是一種“暴發戶”式的炫耀,更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因為摩天大樓已經不再是技術、先進、時尚和實力的唯一象征,這種模式已經過時了。
在電影的最后,私人定制四人組都已深刻地意識到人類對環境所做的傷害,原本干凈清晰的空氣加入了PM2.5,原本清澈的河流變成了污濁的泥溝。他們深深地向空氣、河流、山川等自然環境道歉。

城市建筑大拆大建所造成的粉塵、垃圾、噪聲,都是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在中國的建筑領域,近年來,各地經常出現因城市規劃的不科學,而生成了大量的短命建筑。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工程,拆了蓋,蓋了拆,這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污染。從另外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而這僅僅是建成之后使用過程的能耗,如果再加上建設過程中的能耗,就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
中國建筑平均壽命不過30歲
大拆大建割裂了城市歷史文脈,導致滿目“水泥森林”。“建筑短命”正成為城市“通病”。但城市如果合理規劃,有效提升建筑使用年限,每年可節約數百億元資金,減少大量建筑垃圾、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
建筑紛紛被“短命” 都是錢惹的禍
事實上,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每萬平方米會產生500噸~600噸建筑垃圾,而每萬平方米拆除的舊建筑,將產生7000噸~12000噸建筑垃圾。但在官員的眼中,一拆一建間,當地GDP還能憑空增加一大塊,不僅鮮亮了面子,還填充了“里子”,撈得實惠。
-
節能建筑咋還成了浪費大戶?
雖然全國各地都建起了綠色建筑,但是行業內并沒有起行之有效的標準和更多成功的案例,因此一些“節能建筑”,存在設計、用材、施工等方面的缺陷,這些建筑不僅達不到節能效果,反倒使用壽命也會減少。
愿望規劃
變相腐敗要綜合治理
一些專家指出,除了源頭治理,還應對會所的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監管。首先,工商部門要在登記上嚴格把關,杜絕會所以餐飲企業或文化企業的名義進行注冊;其次,稅務部門應加強會所稅收管理和發票管理,防止其利用關系偷稅漏稅或開具非正規發票;再有,公安機關要加大檢查力度,打擊會所內存在的賣淫嫖娼、賭博、吸毒等違法行為。
建筑的創造力在建筑之外
現在,建筑師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具有鮮活創造精神、能夠開宗立派的作品越來越少。“大師”頭銜的含金量越來越低,建筑本身離大眾生活的實際需求越來越遠,在很多時候超出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范圍。建筑本不該這么不接地氣?建筑師還是“業余”一點,才能保持創造力?
城市建筑不應一味攀高比富
近些年,中國社會屢現浮躁之風,不論底蘊只論“第一”。中國建筑即在此列,從樓層建筑到景區建筑都表現出一派浮華之風,不分藝術與實用,只要掙到眼球就是好事。建筑不是簡單的搭積木,推倒可以重建,它更應該注重實用與藝術的結合,表現城市的魅力,而不是一味的高度推崇。
“短命建筑”如何長壽?
短命建筑的問題再我國由來已久,要保障一幢建筑能夠屹立不倒,一個地方的政府首先要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盡量避免建筑的大拆大建;國家需要靠嚴格的法律來規范政府和開發商的行為,同樣,需要在體制、機制上做出新的突破;公民的輿論監督是建筑延壽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