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或坐落于高樓大廈,或隱藏于胡同僻巷……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會所越建越多,有些黨員干部也開始出入會所,“會所歪風”正成為侵蝕黨員干部的一種新型腐敗。近日,中央紀委、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通知,要求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
會所歪風超越“舌尖”
隱蔽與私密是會所共有的特性,一些人正是看到這一點,對會所趨之若鶩,在那里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這樣的違法違紀逐漸轉入地下,會所歪風呈現抬頭之勢。
近年來,一些在會所中發生的違法違紀問題陸續被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曝光—四川省紀委通報:達州市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承述和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玲等人在達縣某娛樂會所唱歌、喝酒,達州市紀委已對謝承述、劉玲的違紀問題立案調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近年審理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總經理唐若昕受賄案、中煤集團原副總經理張寶山受賄案中,兩人均利用職權收受高爾夫會所卡,價值達數十萬元。
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薛慶超說:“會所歪風有其隱秘性,不易查辦,但大量曝光的案例已經說明,任何腐敗都不會永遠躲在角落里、藏在陰暗處,各級黨員干部都應引以為戒,不能存在絲毫的僥幸心理。”
管住黨員干部嘴和手
年終歲末,一些地方請客送禮、團拜吃請等違反八項規定行為和“四風”現象有所抬頭,只是方式、地點、手段等更加隱蔽。進入12月,一些地方“跑部進京”現象趨熱,而會所成為吃喝宴請的主要場所。東部地區某地級市駐京辦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市里領導來京次數明顯增多,雖然大都打著經貿洽談、招商簽約等旗號,但主要目的是對相關部委進行“攻關”,或是加速項目審批,或是落實資金撥付,“飯局必不可少,主要安排在一些僻靜的會所。”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北京很多會所采取的是會員制,有的會所地處郊區,安保嚴密,開車進去吃飯要通過兩三道“關卡”,還要報上包間名稱或預訂人姓名,領導覺得在這里吃飯比較安心。
八項規定出臺后,針對會所歪風,中央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今年5月,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全國81萬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職工遞交零持有會員卡報告書。12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明確工作餐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
亟須從源頭上規范會所經營
近年來,一些地方將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變為私人會所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也存在大量違法設立經營、侵占群眾利益等問題。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建議,應當從源頭上杜絕政府或國有企業的此類租用行為,把名勝古建重新歸還給群眾,使其公共價值最大化,這樣既能遏制會所腐敗,又能讓公共資源全民共享。一些專家指出,除了源頭治理,還應對會所的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監管。首先,工商部門要在登記上嚴格把關,杜絕會所以餐飲企業或文化企業的名義進行注冊;其次,稅務部門應加強會所稅收管理和發票管理,防止其利用關系偷稅漏稅或開具非正規發票;再有,公安機關要加大檢查力度,打擊會所內存在的賣淫嫖娼、賭博、吸毒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