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梁鋼、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并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鋼結構容易銹蝕,一般鋼結構要除銹、鍍鋅或涂料,且要定期維護。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推進,也開始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而如今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設試點應該說鋼結構建筑進入到了全面發展階段。據估算,2019年全國鋼結構產量突破7300萬噸,需求量近8276萬噸。近年來我國鋼結構行業進出口總額有所增長,貿易順差逐漸擴大。2020年1-5月,我國鋼結構行業的進出口總額和貿易順差分別為51.17億美元和48.07億美元。在上市公司營收方面,2019年,我國鋼結構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鴻路鋼構、精工鋼構的營收規模均突破了百億元。
我國的鋼結構行業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具體如下表所示:
圖表1:中國鋼結構行業發展歷程
據估算,2019年全國鋼結構產量突破7300萬噸
根據2019年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披露數據,2018年,鋼結構產量6874萬噸,占粗鋼產量的7.4%,產量增幅11.84%;2019年,前瞻根據2019年全國粗鋼產量及鋼結構的占比測算,全國鋼結構產量突破7300萬噸。
圖表2:2018-2019年全國鋼結構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暫未公布2019年數據,故2019年數據前瞻估算值。
全國鋼結構需求量逐年增長,2019年全國鋼結構需求量近8276萬噸
根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數據,2018年,全國建筑用鋼量為4.18億噸,鋼結構用鋼占建筑用鋼量的比例為16.5%。此外,根據工信部2016年10月印發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鋼結構領域涉及建筑、橋梁、能源等,力爭鋼結構用鋼量由2015年的5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以上。若以工信部2020年“1億噸”目標進行測算,2019-2020年鋼結構行業產量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2019年前瞻根據20%的增速保守測算,全國鋼結構需求量約為8276萬噸。
圖表3:2015-2019年全國鋼結構需求量情況(單位:萬噸)
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暫未公布2019年數據,故2019年數據前瞻估算值。
我國鋼結構行業進出口總額有所增長,貿易順差逐漸擴大
2018-2019年,我國鋼結構行業進出口總額有所增長,貿易順差逐漸擴大。2019年我國鋼結構行業進出口金額合計138.54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了20.44億美元;鋼結構行業進出口貿易順差為128.32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了17.84億美元。2020年1-5月,我國鋼結構行業的進出口總額和貿易順差分別為51.17億美元和48.07億美元。總體來看,目前我國鋼結構行業以出口為主。
圖表4:2018-2020年5月中國鋼結構行業進出口總體情況(單位:億美元)
注:以上數據的統計口徑是稅則號“7308”
在上市公司營收方面,2019年,我國鋼結構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鴻路鋼構、精工鋼構的營收規模均突破了百億元;東南網架、杭蕭鋼構的營收規模也在50億元以上。
圖表5:2019年中國鋼結構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營收情況(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