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持續強化聲學裝飾與聲光電集成技術創新能力
一、組織與人才保障,做實我們協會授予的聲學裝飾設計研究院。
我們是實干,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授予國家級“聲學裝飾研究院”,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實。包括聲學設計所、專業舞臺工藝設計研究院、燈光音響事業部、系統集成事業部、文化建筑研究所、聲學材料所、室內裝修設計所、平面設計。
二、建一流的硬件設施
比如說把主要的資金和資源都投入到這個行業,我們正在建兩棟樓,一個是劇院的聲光電繼承工程研究中心和400套人才房,另外是前海的總部大樓。這都是為硬件和大劇院事業服務的。
另外我們是深圳劇場聲學集成技術重點工程實驗室,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持續投入科研經費,確保完成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每年不少于20項。我們實實在在投入的研發成本。
其中一個科研成果案例:是全景聲影院標準化,把電影院當成劇院來做。用音樂廳的聲學裝修技術,取代豪華音響和豪華裝修吸引客戶的做法,這是基本的定位。包括功能規劃、消防、空間高度、結構、放映的標準,座位、排距,疏散要求標準,路口和疏散標準,衛生間、商業空間的設置;工藝品標準,設計節點,工藝標準化,材料的標準化。這些是我們的成果,還包括商業規劃也在里面。
這是荷載的要求,這是反映窗口的設計標準,觀眾視線的設計。銀幕的標準,觀眾廳標準化,包括后墻的處理,吊頂的處理,地面的處理,墻面吸聲處理結構的標準化,噪聲的處理。機房設計的標準處理,因為機房是噪聲源,也關系到投影的效果。座椅、排距、聲光電和接電圖。材料的標準化,這些是成果。座椅的研究,我們在座椅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包括人力力學,環繞立體聲等等都是在這里解決。
另外建劇院大學,建成劇院專家培養的搖籃,對內培養技術專業人才,對外營造劇院的生態環境。尤其是我們感覺效果比較好的是培養的碎片化,每個“周末講堂”,每個二級部門、項目部,每周都有不少于4個小時的學習,碎片化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第五部分:大劇院/音樂廳聲學裝飾工程案例
第五部分是分享一個案例。
哈爾濱大劇院
哈爾濱大劇院是全球第一個純天然木才的觀眾廳,獲得了全球最佳文化類建筑獎,魯班獎、詹天佑獎、科技示范獎等等。
因為哈爾濱大劇院可圈可點的地方非常多,其中有一點是我感覺對行業有一點點啟發意義的,我想詳細介紹一下。
這是觀眾廳是用木質做的,大家都知道觀眾廳是公共場所,他對建筑消防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木質材料是不能滿足防火等級燃燒時間要求的。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因為客戶就是希望在哈爾濱做一個暖色的、木質的劇場。這是個巨大的挑戰,牽涉到系統的工程技術是我們國家沒有的。最后我們通過四年的研發,第一步是用碳化木,我們國家的技術還是用不了。最后研究了世界上最好的日本的碳化木技術,如果把它雕成這個雙曲面的劇場,每平方米的造價大概是3到8萬。業主給我們的只有6千,在這個范圍內也是一個挑戰。最后我們立足于當地產的水曲柳作為原材料,第二個還是用最經典的砼建筑材料。觀眾廳的表面只有一公分的木材,后面是混凝土,用鋼筋連接起來,最后把水曲柳加熱,柔了之后,變形之后,雙曲面就固定了。這種技術做出來之后,幾千平方是不可能同時做完的,單塊做起來之后,拼接又是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是看不到拼接的縫的,這一點上我們和當地的建材實驗室反復研發。最后我們自己也提出了一個觀點,干脆是拼上去,現場來拋。哈爾濱大劇院最大的亮點,就像是在木頭里面拋的窟窿,整體感特別好。各位建筑師朋友,如果有機會到哈爾濱,歡迎大家到這里看一看,這個項目在工程技術和工藝,以及美學設計方面都是有創新的。
大劇場舞臺
小劇場
這是小劇場,一些其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