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
專家談供給側改革:未來可能不會提 但現在必須要提
過去唯GDP論并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應社會發展成果,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破壞、社會關系緊張、公共產品不足等問題常常顯現。破除經濟增長唯速度論的迷信,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成為這一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087.html
6月制造業PMI罕見不降反升 下半年經濟或保持平穩增長
二季度經濟運行平穩,增速可能在6.8%左右,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下降。制造業和建筑業擴張勢頭能否延續有待觀察,下半年經濟回暖勢頭仍可能放緩,年內不必擔心經濟出現失速的風險,經濟增速可能略有放緩,但總體較為平穩。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077.html
增值稅稅率4檔變3檔:工農業重要生產資料稅率降至11%
“簡并稅率政策,對納稅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稅負,可以有效盤活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企業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能力。”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表示,化肥、農藥、農機、天然氣等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取消此檔稅率并下調至11%,體現了國家對農業、民生領域的稅收支持。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084.html
6月固投同比增速或為8.6% 房地產投資可能繼續放緩
預計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或為8.6%,與上月持平。由于6月份水泥價格同比繼續回落,或意味著6月份房地產投資有可能繼續放緩。但制造業投資,由于受到出口的支撐,或繼續企穩。總體來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可能保持平穩。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092.html
四部門合力出招降成本 預計全年減負萬億元
這份文件包括8個方面、25項重點工作。其中“降低稅費負擔”位居首位,包含了5條內容,且重點指向涉企收費。除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和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之外,其他3項(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大幅減少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加強收費監督檢查)均給涉企收費套上“緊箍”。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102.html
建筑公司掛靠勞務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收法律風險及規避要點
掛靠的勞務公司向建筑企業開具的3%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實質上與掛靠的勞務公司提供的勞務服務不符。也就是說,掛靠的勞務公司沒有提供勞務服務而代項目部的包工頭或班組負責人開具勞務費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給建筑企業進行抵扣。這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121.html
經濟日報:中國貨幣政策定當自有主張 不會跟著美聯儲走
經過5月份下旬以來的大幅升值,人民幣匯率也已回到一個相對平穩的區間,2014年6月份以來跟隨美元被動升值積攢的貶值壓力基本已經釋放完畢。加之,近期在中間價報價中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后,人民幣貶值預期明顯減弱,雙向波動態勢更為凸顯。從這一角度看,中國貨幣政策眼下并無轉向的必要。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3/111130.html
深度解讀: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五個著力點
要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平,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防止貨幣供應過于寬松而產生的加杠桿效應和放大資產泡沫。考慮到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環境壓力,要高度重視預期引導,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6/111301.html
建筑工程質量保證金降至3% 建筑企業每年可減負2100億
本次修訂的《辦法》規定,發包人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明確保證金預留、返還等內容,并與承包人在合同條款中對涉及保證金的下列事項進行約定:保證金預留、返還方式;保證金預留比例、期限;保證金是否計付利息,如計付利息,利息的計算方式等等。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7/111338.html
6年來居民收入實際增加六成 人均收入增速跑贏GDP
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為實現“收入倍增”計劃打下堅實基礎。國家統計局住戶辦主任王萍萍表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0年相比,實際增長62.6%。在未來4年內,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就可實現比2010年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7/111344.html
2017城市競爭力報告:房價是城市經濟轉型杠桿與陷阱
通過課題組的長期研究,按照指標最小化原則,報告構建了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宜居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對2016年中國29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 289 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進行了實證研究。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7/111346.html
北京提出2020年使消費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70%
據介紹,該意見是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發揮消費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全市經濟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首個綜合性促消費文件。意見主要包括培育擴大服務消費,優化升級商品消費,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改善優化消費環境等主體內容。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7/111347.html
經濟穩增長:政策重心已發生重大轉變
雖然在市場反應過度后,貨幣政策從穩健中性偏向中性轉向了“不松不緊”。但是,預計在全球多數發達國家QE的退出,尤其是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背景下,面臨資本外流和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的雙重困境下,下半年央行的貨幣政策難以寬松。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707/11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