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6年,我國建筑軟件領域熱點不斷:BIM技術服務“明碼標價”,機器人“泥瓦匠”橫空出世,建筑設計與VR“攀親”……
雖然建筑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但建筑軟件、信息化領域卻充當著改革創新的先鋒,新觀念、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一定程度上引領著行業發展的趨勢。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讓我們細細回味這些熱點事件,感知建筑業的“春江水暖”,把握行業發展的脈搏,為2017年的全新出發積蓄力量。
1
上海BIM技術服務成本有了“價目表”
新聞回放:
2016年4月,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下發通知,對該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實施BIM技術服務成本進行“明碼標價”。
通知指出,上海市明確應用BIM技術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實施中需增加的費用,根據應用階段、內容和規模不同,按以下標準計入成本。一是實施設計、施工階段(含構件加工)應用的,按照建筑面積15元/平方米計算;實施施工階段(含構件加工)應用的,按照建筑面積10元/平方米計算。
二是實施構件信息模型用于工廠預制生產的,按建筑面積增加5元/平方米。三是實施建設基于BIM的運營管理系統的,按建筑面積增加5元/平方米。以上標準建筑面積小于10萬平方米的項目按照10萬平方米計算,建筑面積大于30萬平方米的按照30萬平方米計算。
點評:
國外實踐證明,BIM的確能夠促進項目成本與材料、工期的節約、施工技術的指導等。但在我們國內,關于BIM如何落到實地、數據標準如何統一、誰來主導BIM的推廣與應用、費用誰來支付等一系列問題一直未得到政策的明確解答,市面上各大軟件廠商,BIM咨詢單位各自為政,整個BIM市場魚龍混雜,為此也出現各種“BIM無用論”、“BIM就是花架子”等負面觀點出現。
本次,上海對BIM技術服務成本進行“明碼標價”,意味著BIM對建設行業的價值,受到政府的完全認可,BIM技術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不是該不該用的問題,而是如何加大力度、如何用好的問題。
2
筑龍網推出SMARCH專項設計采購平臺
新聞回放:
2016年5月25日,由筑龍網創始人賈曉軍開發的SMARCH工程行業專項設計采購平臺網絡發布會在北京舉辦,來自工程設計行業的逾萬名嘉賓共同見證SMARCH平臺上線發布。SMARCH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性平臺,為工程行業大型企業、專業性團隊提供完整的專項設計采購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平臺讓中小團隊擁有靠譜項目和收費保障,讓大型企業擁有精英內核及超強外援,從而改變行業傳統工作模式,實現科技聯動創新發展。賈曉軍表示,SMARCH平臺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評價機制、六維能力評估模型以及COLORTAG模型,確保了項目精準匹配、項目各方誠信合作。SMARCH可以幫助設計機構降低成本,隨時采購需要的專項設計,使設計機構擺脫忙閑不均、結構組織臃腫等通病。
點評:
當前工程設計行業市場環境惡化,業務量斷崖式下跌,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管理難上加難……一系列難題困擾著行業。SMARCH作為又一次工程行業基于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跨界探索與全新嘗試,依托大數據分析模型、六維能力評估模型和COLORTAG項目匹配評測體系,實現設計任務需求方和提供方精確零成本對接,或將改變工程設計行業的傳統方式,幫助工程設計行業走出困境,助力工程設計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升級。
3
澳大利亞公司推出機器人“泥瓦匠”
新聞回放:
2016年,澳大利亞機器人公司Fastbrick Robotics推出的機器人“泥瓦匠”Hadrian X,在業界掀起波瀾。它只需要2天時間就能建造起整棟房屋,且從來不需要喝茶休息。Hadrian X是巨型卡車山建筑機器人,它用近30米長的機械臂1個小時內可砌磚1000塊,并能夠長時間保持某個特定姿勢。Hadrian X能夠連續24小時工作。它被安裝在卡車背上,因此能夠在建筑工地內自由行動。Fastbrick Robotics公司認為,Hadrian X有望徹底改變建筑行業。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皮瓦克(Mike Pivac)說:“我們屬于前沿公司,我們正接近實現全自動化、端對端3D打印磚石建筑為主流的時代。”
點評:
計算機對世界的影響超乎人類想象。2016年,計算機擊敗世界上最好的棋手,比預期提前了10年。
在美國,年輕律師已找不到工作,因為有了IBM沃森,幾秒鐘內就可以得到法律咨詢,精確率達90%,而人工的精確率只有70%。業界認為,數字化建造技術與開源的軟件和硬件平臺的結合,使新的數字技術、交互界面以及設計方法在設計學、建筑學、計算機學、材料學、工程學以及藝術學的跨界交流中得到飛快的發展。雖然機器人“泥瓦匠”的出現對行業是好事,不過,對于建筑工人來說,或將迎來強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