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家裝跑出的“黑馬”
從籌備成立優裝美家開始,姜濤就為優裝美家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幫助用戶解決在裝修上的痛點,同時幫助傳統裝修企業快速高效的進行互聯網的轉型。
優裝美家雖然起步晚,但是上線一年卻以“黑馬”的姿態,在互聯網家裝行業脫穎而出。不得不說,這是好的想法、大膽的創新、有勇氣的行動才能做到的。
2015年是互聯網家裝行業風起云涌的一年,眾多公司紛紛成立,但也有很多公司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慢慢銷聲匿跡。施工質量差、增項嚴重、施工工期難以保障等等問題擺在互聯網家裝行業面前。
姜濤發現,行業中的絕大部分平臺更多的是在做裝修前的信息撮合,而對于這個重度垂直行業來說,如果僅僅依靠線上平臺,而不重視線下服務,平臺的規則和保障是沒有辦法落地執行的,也就是線下部分用戶的痛點沒有辦法解決。
為此,姜濤與第三方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針對1700名用戶進行了深入調研,調查消費者家裝過程中到底最需要什么。而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的痛點的確集中在線下的裝修中、裝修后的服務和保障上,這與姜濤的判斷不謀而合。
通過調研發現,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都比較一致:首先希望找到一個親戚朋友或者可以信賴的人來協助進行裝修;其次這個人要非常懂裝修的門道,一定是專業的;最后,希望這個人能幫自己管理協調監督整個家裝流程。
既然用戶需要一個可信任、專業、能盯住整個裝修流程的人,那是否能嘗試給用戶打造一個這樣的角色?正是基于這樣的“痛點”,姜濤逐漸明晰了優裝美家作為互聯網家裝后來者的思路和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裝修管家”服務。優裝美家的“裝修管家”不同于裝修公司,它只是用戶和裝修公司之間的中間人。消費者希望能有一個專業、能夠信任、公平公正的人幫助自己做裝修參謀,那么優裝美家就來充當這樣一個角色。“平臺是一個裁判員的角色,是公平公正的第三方,不能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在裝修前幫助用戶挑選裝修公司,在裝修過程中監督質量,裝修后保證資金安全,這樣就可以讓用戶在整個裝修中更加放心。姜濤的考慮是: “我們在供應鏈、線下管理上面優勢不足,那么就來做好一個平臺模式,鏈接和溝通消費者和裝修公司,以此成為消費者裝修時的首選。”
為此,優裝美家下定決心要打造一批堪稱業內最專業的“裝修管家”團隊。優裝美家的“裝修管家”團隊,有著嚴格的篩選和培訓標準,優裝美家內部對“裝修管家”確立了22條軍規,這成為了培訓和管理他們特有的方式。無論是項目經理、工長還是監理,都必須要經過長達3個月的培訓,培訓過后要經歷實習期才能真正開始獨立為用戶服務。這樣不僅保證了規范性,更能確保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可靠的人員來進行服務。
據介紹,截至目前,優裝美家的裝修管家團隊已有近一百人,一個裝修管家一般同時管理10多個開工項目,最多的情況下一個管家同時管理27個。
據了解,在裝修過程中優裝美家的裝修管家會提供10-15次上門服務,而一般監理只提供3-4次;另一方面,他們給用戶提供一套施工進度的管理工具,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PC端個人主頁關注施工流程、時間節點、驗收情況和現場圖片。
除此之外,裝修管家還把服務延展到了裝修前以及裝修后。裝修前組織免費驗房量房、出設計方案和報價的審核報告;裝修后負責環保并提供搬家、家政、綠植等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