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重”的模式燒錢難長久
在最初的PC互聯網時代,所謂的互聯網家裝更多的是在解決信息鴻溝問題,誰能更好的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誰就能在這個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成熟,面對家裝行業這樣的超重決策,用戶已經能從很多平臺上搜集到各種信息。這時候,他們開始對家裝企業進行比較,而那些能提供更多擔保服務的企業成為被選中的對象。
不同于其他行業簡單易復制的互聯網+模式,家裝行業是一個鏈條多、戰線長、流程復雜的領域,也正是這一點,給了創業公司各領風騷的切入機會。突出第三方監理團隊,通過環節驗收檢驗裝修質量,是為切入點一;設立裝修款托管服務,裝修質量通過驗收后,裝修公司才能收到款項,是為切入點二;直接連接業主與上游建材家居廠家,免去中間環節,是為切入點三;愛空間推出的很具小米特色的699元每平米的裝修套餐,是為切入點四。
但是,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用戶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上面“旗幟鮮明”的切入點也在不斷整合。過去單一的信息服務不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覆蓋整個產業鏈的一站式家裝服務才能解決用戶痛點,滿足訴求。家裝的整體趨勢朝著“越來越重”走去,平臺型企業和垂直型企業的區別越來越小。以流量大著稱的土巴兔已經開始涉及自營的裝修業務,而將套餐價帶入互聯網家裝行業的愛空間,也在連接上下游產業鏈。今年2月26日,搜房網的裝修業務全面停止,說到底,也是因為無法打通整個家裝產業鏈。
互聯網+開啟了一種新的模式——燒錢,顯而易見的是,這種模式在產業鏈冗長的互聯網家裝行業明顯行不通。齊家網CEO鄧華金在前段時間的采訪中表示,“家裝O2O作為一個重型產業鏈的行業,沒有20億燒不出什么東西。因為公司對于這個行業的摸索至少需要3-5年,否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p>
土巴兔創始人王國彬則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在一次會上表示,家裝O2O不需要燒錢,燒錢并不能給家裝行業帶來本質改變。因為家裝產業超低頻性、服務非標準化、少有巨頭介入等特點,造就了它并不是一個靠燒錢就能實現集聚式增長的行業。
確實,家裝是一個低頻高價的行業,燒錢并不能帶來用戶。更多用戶開始傾向于一站式的家裝服務,即便去踐行這種互聯網+時代的普世模式,在這個行業所能帶來的改變,也僅僅是顧及到這個行業的某個或某幾個階段,而并不能雨露均沾。
與打車等行業不同的是,很多家庭幾十年也就做這一次裝修,從某種程度來講,他們受不起一丁點的風險。跟潛在的風險比起來,他們甚至更愿意接受偏高的價格。
而即便是在這種“艱難”轉型的夾縫中,資本也在用他們的“態度”向一些潛在的“獨角獸”們傾斜著。
誰能成為獨角獸?
除了有大的流量,要想在互聯網家裝行業成為領頭羊,還需要清楚地知道裝修現場的具體情況,以及工人和材料什么時候需要進來;并能對從生產到流通、安裝的整個流程進行管理。也就是服務鏈和供應鏈的能力。就目前而言,在這塊巨大的金礦里,還沒有一家企業擁有較高的市占率。誰能夠率先打通整個家裝產業鏈,制造這個行業的變局,或許,我們應該看看資本的目光。
新芽NewSeed從互聯網家裝企業的融資情況著手,篩選出了5家具有獨角獸潛質的公司,來看看他們的優勢和整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