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裝行業產品及服務實現產品化、標準化、品牌化;
2. 家裝各環節人員的服務實現標準化、透明化。
現如今諸多消費者身處“瞬間變專家”的互聯網時代面對大打價格戰的營銷策略和情懷似的推銷已不太買賬,真真切切的踏實安心和參與才是消費者最想要的。
讓消費者看到了產品的本質并愿意去試著相信,這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接下來的就是家裝最重要的自身屬性:服務。無論是售前還是售后,溝通永遠都是推銷產品的關鍵,如何讓消費者更深入的了解產品,使用產品并推廣產品,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外,最有話語權的莫過于與客服的溝通。
如果產品客服對待手上跟蹤的裝修案子比消費者自身的熱度還要高;如果客服掌握每一個裝修中房屋的進度、材料屬性及專業知識;如果客服將品牌承諾的所有項目如實報給消費者且在合同中完好體現;如果跟蹤每一位消費者并全程采用400客服電話溝通,這些最直面的感覺會讓產品本身提升到本該有的價值,并且讓消費者充分的感受到其價值。安心家創始人張惠就家裝行業有著自己的解析和主旨:“以家為設計中心,以人和家的融合為追求,以幫助顧客創造更高品質的美好生活為企業理想。傾聽消費者的訴求和心聲,為消費者家庭營造的每一片溫情感到驕傲和自豪。”
互聯網思維固然會改變甚至顛覆家裝行業,但與消費者的思維互換是每一個行業的立足之本。
擴張后的價值再利用
諸多互聯網家裝企業在擴張規模后,品牌和管理都會被稀釋,如何能做到服務和產品標準化依舊是個難題,對于服務和產品標準的執行實施,以及對標準化原則和方法的運用,是構建家裝企業有利的技術支撐。服務和產品在消費者滿意度中,很大程度依賴于“真實瞬間”,一些互聯網家裝便試圖在營銷策略上取代所謂的“真實瞬間”。殊不知廣大消費者最看重的是線下的“眼見為實”。
有住網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營銷方法,但其手段未免讓人匪夷所思,從起訴愛空間進行碰瓷營銷,到之后靠炒作清華裝修工、王思聰等新聞蹭頭條。作為家裝行業中還算有名的企業,本可以執行業牛耳,卻偏偏反倒背離了行業理應推崇的“真實瞬間”,實屬令人堪憂。
當品牌擴張或強強聯合時,企業所要思考的是如何汲取現有產品之精華服務消費者,借力打力從而實現質到量的飛躍,而不是通過B輪、C輪、D輪后的盲目營銷亦步亦趨。
創新和家居的融與合
無線智能家居的發展已經走過了一些年頭,最近兩年的發展進程正在加快,布局智能家居生態的企業也在增多,這使得智能家居落地和普及并非遙不可及。如果我們不再為空調溫度而煩惱,不再為家中無人而擔憂,不再煩惱忘記買什么它就到家了。當我們在家里開個燈、開個門、睡個覺都是一種享受的話,智能家居才真的讓生活變得更加趣味和智能。
僅靠智能無法做好智能家居,我們需要的是生活,是智能與家和生活的結合,那么這就關系到了家裝行業與智能產品開發行業、乃至與數個行業的融合。目前安心家互聯網家裝提倡的智能家居打包項目正是與一家擁有40余項專利的智能產品開發公司合作,其主旨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攻的事,強強聯合帶來的才是智能。
面對互聯網家裝大潮如何站得住腳
對于互聯網家裝,無論是風投還是各界企業家都有著自己的剖析和觀念,一一贅述實在沒有必要,面對競爭對手,模式可以復制,得到資本市場溢價和獲得積極的馬太效應固然重要(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但在互聯網家裝如雨后春筍般繁殖的時下,踏實的做好本來擁有的,讓消費者感到安心才是重中之重!
“我愛我家”是每一位消費者對自家家裝的情懷和對效果的期待,而“我們愛你家”應是所有家裝行業該對消費者承諾并履行的。加入互聯網家裝大軍不易,深得人心更不易,在家裝行業改革的道路上,踏實的變革遠比以愛為名賣情懷來的實在,也更能逆風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