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由于2015年資本的驅動,互聯網家裝一夜興起,沖擊著傳統家裝企業。但在2015年,大家更多地停留在品牌、口號、傳播訴求點上,裝修中和裝修后的真正顛覆性的改變,市場和消費者都沒有看到。因此,資本也停留在了2015年。在2015年下半年,資本變得更為謹慎。這一年,資本從之前的聽到概念就投資,到現在開始注重互聯網家裝的線上線下體驗的結合,從虛擬經濟到更重視實體經濟。
2015年,消費者也在學習。從聽說互聯網家裝可以“價格很低、快速完工”的概念,到現在網上咨詢后,還要進行線下體驗,同時抽空去平臺上領幾張優惠券,消費者經歷著選擇互聯網裝修的人員配置不到位、材料配送不準時、售后服務不盡滿意的各種情況,基本上,對于消費者來說,2015年他們都是家裝電商的試驗品,在充當試驗品中消費者也在學習和成長。
互聯網家裝熱得快死得也快?
2015年年底,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在居然之家年會上評論家居互聯網趨勢時,說:“現在的家居電商、互聯網家裝,90%要從天上掉下來摔死,10%等著傳統線下企業去收購。”這句話在家居界也掀起了軒然大波。
雖然聽起來有點夸張,但從現實來看,目前互聯網家裝公司能活到B輪融資的概率都很低。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家裝應該和線下成熟企業合作。這和汪林朋的話不謀而合。
目前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天貓、京東屬于綜合性平臺;齊家網、一起裝修網等平臺主要賣建材和進行線下團購;土巴兔屬于互聯網家裝平臺的黃頁類型;而自營套餐如愛空間等互聯網家裝,痛點可能是對供應鏈管理的把控、對于產業工人的培訓、上崗費用等,加盟方式很難做好,可能削弱標準化程度。
目前,很多互聯網家裝都在做線下體驗店,但大范圍地擴店模式也被證實存在問題。家裝e站在體驗店速度上急于求成,導致疏于質量管控,同時F2C模式也受到極大挑戰,最初以完成50家中心倉為目標,在建立27家后,就宣告停止步伐。做體驗店的模式空間并不大,且存在風險。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過,三年之內,家裝企業至少少一半,市場不好,同時行業兼并重組并購會加劇,同時,互聯網家裝公司與家裝品牌合作、并購才是出路,好的互聯網平臺、賣場、已上市家居公司是并購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