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家裝行業史,其實是一部“家裝行業遭遇各界搶食”的血淚史。雖然整個家裝行業依然是“一片肅殺”,但傳說中的4萬億市場大蛋糕卻吸引了各路跨界搶食者蜂擁而至。互聯網科技公司來了,房企來了,工裝企業來了,這些家裝新軍是成功過頂傳球,還是陷身紅海不能自拔,現在還未可知。
互聯網勢力中途搶食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興起,互聯網家裝逐漸被業界視為一塊有待深挖的“富礦”,各種家裝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成為當前O2O熱潮中的一大“風口”。2015年更是被稱為“互聯網家裝元年”。
2015年伊始,小米“愛空間”扛著互聯網家裝的大旗呼嘯而來,在家裝行業掀起了第一輪腥風血雨,土巴兔、搜房網等緊隨其后。這些互聯網家裝企業直擊傳統家裝企業的痛點,力推O2O,大打價格戰,將原本就步入微利時代的傳統家裝企業帶進了價格戰的泥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多達200家。
與此同時,互聯網家裝進入融資潮。紅杉資本與易居資本日前聯合向網筑集團注資近6000萬美元,58同城以3400萬美元現金入股家裝O2O公司土巴兔,齊家網宣布獲得1.6億美元D輪融資……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國內互聯網家裝行業獲得融資的就有22家之多。
即便如此,國內家裝行業現在仍是被互聯網改造最少的行業,現在互聯網家裝市場滲透率尚不到3%,而其他許多傳統行業互聯網滲透率都已達到1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互聯網力量注入。
房企巨頭上線截流
傳統家裝企業尚未從互聯網家裝帶來的腥風血雨中緩過神兒,第二批跨界搶食者——房產巨頭便紛至沓來。它們比互聯網家裝企業實力更雄厚,手法更彪悍。
2015年,包括萬科、碧桂園、恒大、建業、一德在內的房地產巨頭,紛紛圖謀進軍家裝行業。截至目前,有的房產巨頭已經正式組建了自己的家裝公司,并從源頭上控制了家裝行業賴以生存的客戶資源。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房地產“白銀時代”的到來,房企在產業鏈上尋求多元化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圍繞主營業務為客戶提供附加服務,是實現戰略轉型的最佳路徑。對于傳統的家裝企業而言,房企的上線截流比互聯網的中途搶食更令人膽寒。
樣本聚焦1:
地產集團強強聯合
艾佳家居
6月份,河南建業與江蘇一德集團共同注資建立艾佳家居,現在一個面積約2500㎡的艾佳生活館已經在鄭州落地。館內有13套1∶1實景樣板間,基礎套餐價從兩三百元至799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