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模式:家裝用戶需要的不是淘寶而是天貓
處在裝修期的人,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煩”,工期長、品類多,還擔心上當受騙。其實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海量的信息和服務,家裝用戶是小白用戶,平時是低關注度,有了裝修需求才是高卷入度,面對海量信息往往無從下手,沒有能力去判斷,用戶更希望平臺提供優選出來的靠譜裝修公司。用姜濤的話說,用戶需要的不是淘寶而是天貓。土巴兔、齊家網和優裝美家都是平臺型企業,家裝平臺模式起到一個召集者的角色,不直接涉及裝修主要工作,落地工作主要依靠其他裝修公司,所以針對入住商家都會有篩選,審核其涉及和服務施工等能力。不同的是,齊家網在北京地區就有四、五百的入駐商戶,而優裝美家在北京地區接觸了300多家裝修裝飾公司,最終只合作了49家。
從裝修監理到裝修管家
品途網了解到,土巴兔和優裝美家都上線了裝修管家業務。裝修管家其實是從裝修監理演變而來,用戶需要一個懂裝修的中間人,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全程管理裝修事項并進行專業反饋,而傳統的裝修監理和裝修公司是利益連帶關系,裝修監理的訂單是裝修公司派給的,無法做到絕對客觀。
裝修管家是一個第三方角色,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裝修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環節:售前和用戶對接,提供標準報價清單,優裝美家的做法是將3家裝修公司進行橫向對比,注明傳統裝修公司最習慣于做手腳的項目;售中提供上門監理服務和驗收,用戶可以通過移動、PC端查看裝修周期、管家會去驗收的節點、驗收的結果、現場圖片、管家日志等;售后,在裝修完成后,裝修管家負責施工隊撤場之后的服務,除了驗收,還有免費空氣檢測、治理。
用戶需要第三方角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過多時間參與其中,就算去工地查看,由于沒有專業知識也很難看懂。所以,保證裝修管家的專業性和客觀性尤其重要。
家裝行業還有哪些可能性?
對有些用戶來說,裝修是重度決策,會涉及到貸款等事項。今年10月,蘇寧消費金融推出了其家裝互聯網金融產品“任性美家”,很多銀行、P2P平臺、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甚至一部分家裝電商也在聯合金融機構開始推出裝修分期產品。不過,現有的互聯網家裝金融產品,其實是已經成熟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里面成熟的消費金融標準產品,對于裝修公司來說,是給對方的產品開一個入口,把流量引到天貓等頁面,其實這就是一個報名的入口,不承擔征信的風險,也不享受獲得的利益,無論是從還款的時效性、申請款的流程,包括還款的策略、利率,其實都沒有針對家裝用戶單獨打造的產品。姜濤的團隊更傾向于做專門的家裝金融產品。
互聯網家裝垂直金融,這會是家裝行業的新支撐點嗎?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這個產品真的做成,針對互聯網家裝用戶,將申請方式、批款事項、還款事項、方式、貸款的利率有針對性的包裝出來,商家在享受利益的同時也將承擔風險,對于用戶來說則多了一種福利選擇。
此外,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裝修公司都面臨著一些問題,家裝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服務,和商家的互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持續聯系的觸點?另外,對于互聯網企業,平臺是入口,用戶和數據才是核心,如何獲取消費者的數據?姜濤認為,智能硬件其實就可以建立聯系,他們開發了一款智能環保硬件,通過云端存儲和智能模塊把用戶數據同步到后臺,監測用戶身邊的環保指數,從而通過微信公號或APP提供解決方案。同樣,裝修管家作為和用戶的直接對接人,其實也可以收集到非常多的用戶信息,比如戶型、喜歡的格調等,也為后期做家飾軟裝提供了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