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吳國興
致行業執炬者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整裝待發之時,建筑裝飾行業在北京還尚未被認知,直至1993年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成立,首都的建筑裝飾行業才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在老會長李秀、朱希斌、賈中池的帶領下,逐步走上了規范化發展道路,北京的家裝市場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2010年,吳國興接任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成為這艘航船的掌舵者。他總結行業工作規律,提出了“樹立六個意識、搭建七個平臺”的理論,促使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的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與此同時,吳國興對建筑裝飾行業專業化發展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堅持引導企業走差異化、專業化發展道路,鼓勵企業爭做專業領域的“單項冠軍”。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呈現出風起云涌、百花競放的局面,市場前景無限廣闊。
三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然而,三十年卻成就了一個行業的崛起。三十年前,站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整裝待發;三十年后,經過風雨洗禮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已然長成參天大樹。
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北京時,我們發現,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起步比全國晚了將近十年。但1993年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的成立,讓首都的建筑裝飾行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建筑裝飾行業在北京從一開始不被認知,到一步一步砥礪前行,再到信心十足“走出去”,經歷了一段坎坷的歷程。
在這段坎坷歷程的親歷者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吳國興看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還沒有自己的裝飾隊伍,到如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在與吳國興的交談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幅北京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長卷。
說起北京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他如數家珍。顯然,那段流金歲月已經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腦海中。
探索:摸著石頭過河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建筑裝飾行業站在了起跑線上,以北京建國飯店、長城飯店和廣州白天鵝飯店為代表的首批中外合資涉外飯店開始興建,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的建筑裝飾行業由此起步。與此同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更是直接推動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形成和發展。
但與之相比,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并沒有借著東風,揚帆遠航。對于那時的北京來說,建筑裝飾還沒有被大眾所認知。
“在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成立前的十余年間,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摸著石頭過河,經歷了一個從不被認知到逐漸了解,再到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時期。”說起這段往事,吳國興有講不完的故事,個中辛酸也只有他自己最能體會。
他說,建筑裝飾行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由于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和交往越來越頻繁,對賓館飯店的裝飾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裝飾的水平也就相應提高了。在這種背景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裝飾之風”由南向北吹了過來。但當時,北京幾乎沒有搞建筑裝飾的隊伍,大家也不知道裝飾要怎么干。彼時,北京的建筑裝飾市場被香港和廣州的裝飾企業所壟斷,是1980年和1981年相繼破土動工的兩家中外合資飯店——北京建國飯店和長城飯店,讓北京市的領導看到了建筑裝飾市場的發展前景。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張百發提出,為什么北京的建筑裝飾市場都讓香港和廣州的隊伍占領了?到底北京自己能不能干?于是,北京開始了建筑裝飾的探索之路。
經過磋商,張百發找到原北京市建材局領導,商議組建北京自己的建筑裝飾隊伍,年僅三十多歲的吳國興當時就在建材局建安公司工作。于是,建材局領導找到他,問他能不能干裝飾的活兒。年輕的吳國興血氣方剛,當時就應承了下來。但是誰會把活兒交給他們干呢?哪里又有裝飾的活兒可以給他們干呢?
1983年,一心想著組建北京自己的建筑裝飾隊伍的張百發找到了北京飯店的經理,把北京飯店中樓裝飾的活兒爭取給了建安公司。
當時,北京飯店在北京的地位非常重要,這個項目的象征意義不言而喻。如果能把這一裝飾項目干好了,那對于北京建筑裝飾行業的起步和發展將具有深遠的意義。
顯然,干好北京飯店裝飾項目的意義,吳國興比誰都更清楚。在北京飯店中樓裝修項目開工后,他們決定把第六層承包給香港一家知名的裝飾公司,自己的隊伍負責其余五層的裝飾。就這樣,建安公司的隊伍邊學習香港公司的技術,邊完成自己的裝飾項目。最后,他們不僅出色完成了項目,還比香港公司提前交工。
順利完工的北京飯店中樓裝飾項目讓大家眼睛一亮,誰都不敢相信從來沒有做過裝飾項目的隊伍能把活兒干得這么漂亮。當時,北京飯店經理專門邀請張百發在北京飯店宴會廳舉辦了慶功宴。這次慶功宴對北京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開始起步。
在出色完成北京飯店中樓的裝飾任務后,北京市建材局領導又找到吳國興,調他去裝飾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建筑裝飾設計工程公司。
能夠成立專業的裝飾公司,對推動北京建裝飾行業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但是,申辦公司資質時又遇到了問題。吳國興介紹說,裝飾行業實際經歷了兩個部門的管理,最早提出室內裝飾的是原輕工部。原輕工部認為,家里六面體以外的可動的都屬于輕工部管,如家具、五金等,但有些領域又涉及原建設部的管轄范疇。北京市建筑裝飾設計工程公司成立時,一個集設計、施工、裝修、建材于一體的新型企業資質,遭到了質疑。
最終,在原建設部領導的斡旋下,北京市建筑裝飾設計工程公司成立了。有了這家公司,北京感到裝飾更加重要了。于是,幾年后,在原北京市建委主任、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名譽會長王宗禮的推動下,北京市建筑裝飾專業指導小組成立。
隨后,北京有影響的幾家大建筑裝飾公司在王宗禮的強力推動下相繼成立。1990年,中國室內成套用品總公司改名為中國室內裝飾成套用品總公司;1990年,深圳南利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1991年,北京金鼎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服務部成立;1992年,北京城建第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中成建材國際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港源建筑裝飾公司。
在經過了十年的摸索后,1993年12月,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正式成立,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開始進入發展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