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說法·
引導有限客流增大銷售機會
張鈞業之峰裝飾董事長
我們利用數字化展示平臺,實際上是對有限的廠家進行有限的合作實現銷售。實現銷售以后,我們沒有做實地展示,也沒有店員,最終成交是到賣場的實體店去,我們是把眾多有效的客戶資源再利用一遍,引導有限的客戶增大銷售的機會。
這種方式的成本很低,只需要一百多平方米的位置,消費者在業之峰選購家具,成交是在各個品牌的實體店,這樣也沒有影響到各個店面的實際銷售能力,沒有形成過度競爭,同時也建立了一個低成本的渠道。對于消費者來說能夠拿到一定數額的家具補貼,也是一大實惠。
拉大產業鏈要經歷長久陣痛
孫威實創裝飾董事長
家具參與進來后,家裝業務的競爭力的確增加了,但是一旦家具送貨安裝不及時、服務不到位,對家裝業務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就像當初整合建材之后,家裝公司的投訴率大大增加,家具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一旦進入家具行業,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家裝公司,而是家具行業的龍頭企業。所以,要想把家具做好需要牽扯太多精力,我們幾乎花了兩年的時間才解決了后期配合的問題,完成磨合。
未來我還會進入衛浴等建材行業,但這些都只是為了增加家裝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不會再像做家具這樣擴大深入。
家裝公司需建立品牌“吸附力”
姚鑫元洲裝飾集團執行總裁
家裝公司與家具企業合作需要相互有“眼緣”。如果家裝公司的品牌度不高,很難吸引高知名度的家具企業合作,而有的知名品牌家具擁有自己的獨立渠道,并不愿意冒險與家裝公司合作。
而一些剛出道或者處于品牌上升期的家具企業,如果其消費群體定位與家裝公司不一致,那么家裝公司也難與其合作。
未來與家具企業合作將會成為家裝公司的一個主題,家裝公司只有不斷擴大自身規模、完善服務體系、加快研發速度,形成全國知名的家裝品牌之后,才可能對品牌家具產生“吸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