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巨大份額,將觸發房地產行業剛性需求,隨即引燃產業鏈下一環節家居消費的聯動上升。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在五年內對家具、建材、裝修分別帶來超過7000億元的需求,也讓淡市之下的家居企業瞄準了這塊可口的蛋糕。自2012年以來,針對保障房市場的精準營銷、產品細分較往年更為深入,各企業也在征戰保障房的過程中悄然實現著優勝劣汰。
市場增量帶動銷售增長
保障房市場蛋糕究竟有多大?在行業協會專家對該市場進行統計預測時,知名品牌企業也表示了對這一領域的持續看好。
據美巢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經甫介紹,以小戶型為主的保障房每套面積約在50平米左右,每套房子將對膩子、沙漿產生150至200平米的需求,按每平米1公斤來計算,3600萬套保障房就意味著幾千萬噸的需求,這一數字不容小覷。在商品房成交量走低、企業營銷成本不斷飆升時,保障房消費群體將為全行業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
來自流通終端環節的數據,也在印證保障房對市場貢獻正在不斷發酵。紅星美凱龍京滬·西南大區總經理王偉透露,自四月底推出“保障房專供配套家具”以來,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戶消費者主動與賣場取得聯系;城外誠家居廣場總經理劉長河稱,在日前舉辦的爆破營銷活動中,賣場分別與位于南苑及天通苑的保障房項目進行對接,直接帶來客流增加超過2000人;萬家燈火裝飾城總經理張晶也表示,臨近保障房樓盤的優勢,使得沙河店客流及銷售中來自保障房項目的份額約占兩成,且這一數字還在提升。
加速行業市場細分
考慮到保障房消費群體的特殊性,家居企業開始為這一細分市場量身定制營銷措施和配套產品。集美家居副總裁沈耀俊介紹,除了利用400輛班車服務于保障房團購需求外,持有保障房購房合同的消費者還將享受到正常售價基礎上5%的優惠;東方家園建材超市則考慮到保障房群體在價格之外對于質量的要求,推出家裝健康、品質、省錢三保險服務;科寶家裝的無敵套餐,以低價實現整體家居;喜臨門為保障房群體專門開發出床墊、軟床等高性價比產品。在精準出擊的過程中,企業的各種舉措加速了行業市場細分的步伐。
眾多一線品牌加入保障房戰局,除了在業績上有所斬獲外,也提升了品牌美譽度。喜臨門北方常務副總經理楊剛表示,企業通過提供品質優良、價格低廉的產品,有助于建立口碑。志邦廚柜北京公司副總經理何富偉也認為,中高端品牌為保障房定制產品,并不會降低品牌檔次,相反,讓消費者以三線品牌的價格購買到一線品質的家具建材,企業也可以在批量化規模化的生產中分攤、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