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都稱為室內設計師,家裝類與公共類設計師其實是兩類同名異質的專業群體。雖然兩者有相當程度的職業性重疊,也常僅限于技術操作及專業基礎層面。因服務目標不同,這兩類設計師其實身處不同職業層面與使命。
家裝類設計,幾乎不負有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而公共類設計,則需面對社會責任,承擔歷史使命。所以,同樣在設計中滿足功能需求,解決現實問題,公共類設計師更傾向對社會文化風氣的打造,對歷史關懷與發展擔當。即便現實中與業主在一些觀念上發生分歧,設計師也有堅守立場的道義責任。而如此使命是家裝領域無需承載的,對于家裝類設計師而言,無疑更傾向管家或保姆角色。這類設計師的使命就是業主的滿意度。如果將更多的設計追求植入家庭,對業主則過于奢侈,且不厚道,尤其對于那些仍處生活較窮困的家庭更是如此。某些對設計的過分追求則多少構成了對于他(她)們的傷害。所以,設計最好不要躍層服務。用小瓶裝一缸水是設計的心態出了問題。
也許不少人再次會聯想起柯布西耶的“薩沃伊別墅”設計。誠然,柯布西耶作為對建筑理想的大膽實驗,對建筑史產生極大影響,但對薩沃伊一家來講是不人道的。薩沃伊成了建筑理想的殉葬品??虏加脿奚鼈€體贏得了對建筑的推進,應該在兩個不同層面上功過相抵。但是,現實中許多家裝設計師并不具有柯布點擊引爆的歷史性才華,同時面對的更不是相對富裕的薩沃伊般的業主,因此做出適合的設計是對每個家庭的尊重。對普通百姓而言,不需要過于追求設計表現,對于空間進行合理梳理是設計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好設計保姆的工作就是一個有擔當的家裝設計師。
切勿在家裝設計中追求公共類設計的理想,否則將導致家裝設計師心態的異化。一個健康的設計生態環境,需要設計師、業主、媒體及社會價值觀的共同作用。
葉錚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