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火車一過,車站就和兩旁的地方一樣,沉沒在黑暗中了。生保劃著一根火柴,看了看票房的情況。他劃第二根火柴,選定睡覺的地方。劃第三根火柴,才把麻袋在磚墁地上鋪開來。他頭枕著磅秤的底盤,和衣睡下,底盤上墊著麻袋和他的包頭巾。他掏出他那桿一巴掌長的旱煙袋,點著一鍋旱煙,香噴噴地吸著,獨自笑瞇瞇地說:“這好地方嘛,又清靜,又寬敞。”
“商務旅途”在50年前竟然簡陋到連一張床都沒有。這段文字曾經出現中學語文課本,課題名叫做《梁生保買稻種》。
50年之后呢,酒店只賣一張床嗎?今天,踏入酒店,除了能躺在其上的一張床外,長途旅行中的對“住”的期望有著落了嗎?洗上個熱水澡就心滿意足了嗎?星級越高,住得就越舒服嗎?這是在問你,被稱為上帝的顧客同志。
“上帝”們的答案是:除了名字不同,酒店提供的服務是一致的差,拿到鑰匙后就如同置身曠野,五星和三星的區別大約也就在大堂和電梯。
星級越高,入住率就一定越高嗎?貴的酒店利潤就高嗎?這是在問一大幫苦著臉等待回報的,和另一大幫懷揣鈔票滿世界找品牌的酒店投資人。
投資者們得到的答案是:全國7000家星級酒店中,3000家處于虧損狀態,全行業利潤率為-5.64%。請注意:是負數!
上瑞元筑設計顧問有限的公司的主案設計師費寧先生說,在旅途中,走進酒店一分鐘你肯定就可以判斷出是否值得入住了。“你的第一感覺會準確地告訴你這家酒店的品味。”
走遍中國,各地的酒店、賓館多數還是千篇一律;走向世界,則會發現酒店的類型式樣和風格千變萬化,難得相同。所到之處,處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和不可多得的酒店文化。在國內,美麗的酒店公關小姐會熱衷于向你介紹大堂內4米高的流金水幕、衛生間里號稱50年不銹的意大利黃金浴頭、咖啡廳內溫柔得讓人心疼的嫩黃沙發……費寧認為這些都不足以打動客人,一家酒店要被客人承認、接受、直至敬佩,重要的是要有讓客人無法忘卻、印象深刻的某種特征,這個特征又是別人無法模仿的,獨一無二的。“80%的這些特征集中出現在大堂,客房與自助餐廳這三處場所”,這位酒店設計專家還補充了一點——客人永遠只記得他的體驗,而酒店用了什么龍頭、水幕有多高,他很快就忘掉了。
對于酒店業主來說,管理酒店不僅僅是功能上的,還是文化層次上的;對于酒店客人來說,享受酒店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還是情緒上的,更是心靈上的。“為此,我們在每個項目的設計之初就不斷研究挖掘其蘊含的文化潛力,力求在最初的方案設計中準確、合理地定位酒店的文化內涵,使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無窮魅力,從而與專業化一起為每個酒店項目打造功能與風格兼具的完整方案,為客戶提供實實在在的專業化酒店設計作品,解除業主在未來酒店投資和管理上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