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企業在裝配式建筑領域的布局情況
(一)裝配式建筑上下游企業動向
1.萬科: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國內最早進行建筑工藝革新的開發商是萬科,早在2003年萬科就提出了住宅產業化概念,并從集團層面進行了諸多工藝嘗試和創新,堪稱裝配式建筑的領跑者。
2003年萬科成立了萬科工廠化中心,致力于研究預制裝配式體系,迄今已累計了6項發明專利和8項新型專利,實現關鍵技術產品國產化。自2007年起,萬科開始逐步在全國推廣裝配式建筑。從2013年至2015年底,萬科已實現全部在建住宅項目預制樓梯100%、預制構件&部品40%、裝配式內墻100%、內外墻抹灰100%的目標。
北京住總與北京萬科在2013年設立了北京住總萬科建筑工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國家級住宅產業化基地,并在2016年11月份登陸了新三板。該公司依托住總集團全產業鏈建造的優勢和市場,發揮北京萬科在實施住宅產業化項目的影響力和經驗,加上北京住宅院工業化住宅設計綜合能力,以部品部件的制造為基礎,逐步發展成為集規劃設計、部品制造、施工裝配為一體的專業化綠色建筑解決方案供應商。
2.碧桂園: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
碧桂園一出場便推出了“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將“工業化”直觀地放到了建筑產業中。
所謂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是碧桂園研發的新型裝配和建筑工業化解決方案,以“Sci-tech科技創新”、“Safe & share安全共享”、“Green綠色可持續”、“Fine & fast優質高效”為四大核心理念,以裝配、現澆、機電、內裝等工業化為基礎,整合分級標準化設計、模具空中化裝配、全穿插施工管理、人工智能化應用等技術和管理,具有高品質、高速度、低能耗的優點。
與手工砌墻的傳統工法和拼裝外墻的一般裝配式工法不同,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對外墻采用鋁模搭建并用鋼筋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墻面平整,無需抹灰,提高整體安全性和防滲性,實現結構自防水,有效解決外墻、窗邊滲漏等難題。在內墻建造時,使用工廠生產的預制內墻板進行牢固拼接,擯棄傳統砌磚模式,同樣免除抹灰環節,有效節省室內使用面積,避免開裂和空鼓。
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具有高速度、低耗能的特點,可使工期大幅縮短8~10個月,采用SSGF的項目工期約為一年。目前,碧桂園已在34個區域55個項目試點推行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
3.遠大住工:部品化全裝修
遠大住工是國內第一家以“住宅工業”類別核準成立的新型建筑制造工業企業,在充分吸收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先進理念與技術基礎上,自主創新,運用PC集成技術,使用工廠化、大裝配、流水線生產方式建造房屋,結構體系符合現行設計規范要求,具有標準化生產、短周期施工、合理化成本、安全環保節能等多項技術優勢。公司運用先進的技術平臺和強大的制造能力,為建筑的研發、設計、材料、制造、施工各個環節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建筑及建筑關鍵部品,有效解決了新技術與高成本的矛盾,創新研發出適應中國國情的、符合線形設計規范要求的集成建筑產品。
4.海爾集團:室內裝配集成
作為以裝配式內裝總承包為發展定位的海爾家居,從技術支撐層面,主要包含施工工法與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內裝部品體系兩塊內容。施工工法與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研究和解決如何在滿足我國施工驗收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工業化施工工序的協調、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成品保護以及指導具體施工工作;而內裝部品體系的研究關注點主要為在充分調研和分析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優化部品使用功能,形成可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標準化、系列化部品體系,以解決早期介入和影響項目前期的主體設計,為設計提供產品選型和設計預留條件,從而為標準化部品的應用提供條件。
(二)裝飾上市企業已布局裝配式裝修
隨著裝配式技術快速推廣,儲備雄厚的行業龍頭有望快速崛起。在A股19家建筑裝飾上市企業中,已有8家企業在布局裝配式建筑,分別是金螳螂、廣田集團、亞廈股份、東易日盛、寶鷹股份、神州長城、全筑股份、瑞和股份。其中,金螳螂、廣田、亞廈、東易日盛較早投入研發,已建立了自己的部品部件生產基地,并且金螳螂、亞廈股份、東易日盛三家公司已被認定為第一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金螳螂早在2014年便投資6.88多億元建成10萬多平方米的木制品、幕墻生產加工中心,通過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實現綠色裝飾,首創“產品化裝飾”管理體系。截至目前,金螳螂已建立了完善的設計、生產、施工和使用維護全過程的裝配式建筑裝飾標準規范體系,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形成裝配化裝飾產業集成應用新模式,BIM(建筑信息模型)、VR技術和施工工藝工法在多項裝配式項目實踐運用。
亞廈股份持續研發布局工業化裝修,可以大幅縮短工期、節省人力,同時改善材料性能,在手專利已達1008項,競爭壁壘顯著;此外,亞廈股份在全干法施工工藝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未來公司承接住宅精裝修、高端公寓、酒店及家裝業務市場潛力極大。
東易日盛在廊坊累計投入9億元,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木作工廠,占地約300畝,用以打造部品部件加工中心。工廠采用智能化生產,全進口高科技生產線,同時,通過東易日盛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拆解系統”實現前端設計與工廠的無縫對接,一鍵下單、一鍵拆解、一鍵成單,達到工業“裝配式”。此外,公司提出“數字化裝配式九大系統”,即“快裝地面、快裝墻體、快裝頂面、整體衛浴、整體廚房、快裝管線、木作系統、智能化系統和環保健康體系”,把數字化、智能化裝配和綠色環保裝配的產品和理念融合進家裝。目前,公司已完成部品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和建筑、設備、裝修一體化的裝配式裝修技術體系搭建。
廣田集團于2014年組建了課題研究組,著重室內裝飾裝配化技術。同年,投資超5億元建設廣田綠色裝飾產業基地園,專注于建筑裝飾新型材料的設計研發、生產加工及現場裝配化安裝,提升建筑裝飾產品、材料的品質和性能,改善人居環境。2015年,廣田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重點攻克室內環保性能評價體系、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室內裝飾裝配化技術、3D打印工廠及在線定制平臺、工程現場可視化管控系統等8大課題。
神州長城于2017年6月成立神州長城智慧房屋產業(湛江)有限公司,開展裝配式智慧房屋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項目的建設。通過住宅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建成年產30萬噸鋼構件深加工、3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板材深加工等生產線,實現住宅建設材料的模塊化生產。
2018年6月,瑞和建筑與北新建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服務、技術支持以及裝配式墻體吊頂等方面合作。
從國家到地方,裝配式建筑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各級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發展,建筑行業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生產方式變革。這場變革是在頂層設計指導下的一場促進傳統建筑行業與裝飾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綠色革命,也是一個掘金萬億藍海、促進建筑行業走向創新發展的天賜良機。
我們看見,一個由建筑、房地產與技術共同支撐的裝配式建筑中國夢,正在落地為新的時代機遇……
文:余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