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萬億級市場 行業新標配——裝配式建筑初探

來源:中裝新網   作者:余少雄   時間:2018-09-29 14:08:1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喪失,導致傳統建造方式的人工成本上升,環保減排壓力增大對于傳統建造方式的硬約束加大,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則從政策層面為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了政策環境。

  工程建設不僅投資數額大、參與主體多、施工周期長,而且消耗大量的資源能源,造成環境和生態影響。為破解能源資源短缺矛盾,突破建筑業管理粗放和勞動密集的發展瓶頸,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確定了我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思路,提出要大力推動建造方式創新,以推廣裝配式建筑為重點,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之后,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6號)和《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我國裝配式建筑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建筑產業鏈上的各類企業紛紛入局。

  為保護既有的市場,同時也為了搶得發展先機、抓住政策紅利,各大型建筑施工企業正在快速切入裝配式建筑這一領域,對市場份額的搶奪已日趨白熱化。目前,我國建筑建設正面臨著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人工、建設等成本大幅上漲的壓力;與此同時,產業鏈的集成與整合則較為有限,越來越難以適應城市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在此背景下,裝配式建筑逐漸興起,給傳統建筑行業帶來新方向,且有望重構建筑業生態。

  一、裝配式建筑興起的背景

  為了進一步加強低碳、綠色、環保理念,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多次出臺政策,鼓勵和強制使用裝配式建筑。《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滬府辦發〔2014〕32號]規定:“新建裝配式建筑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環線以內符合條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則上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在政策期限內,對符合示范要求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由市級財政給予60元/平方米的資金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600萬元),同等條件下優先獲獎。由此可見政府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支持和推廣的力度。

  目前,全國已有56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11個住宅產業化試點城市,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正如火如荼。從具體數據來看,2016年,全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面積達到11,000萬平方米,與2014年的1200萬平方米相比,實現大幅度跨越式發展。在政策大力推動下,裝配式建筑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得以迅猛擴張。據統計,2016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約2100億元,相關配套產業產值規模約1068億元,總產值達到3168億元左右。

  但目前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造價與傳統式建筑工程造價相比要高很多。傳統建筑的樓板厚度大約為100mm,而裝配式建筑的樓板為60mm疊合板加80mm現澆板,總體厚度達到了140mm,較傳統建筑板厚很多;外墻外掛板與剪力墻連接,使外墻厚度大幅增加,所用材料也就大幅增加:這些都導致了造價的增加。同時,由于外墻厚度的增加,導致用戶在同等建筑面積上,裝配式建筑的凈空面積比傳統式建筑的凈空面積小很多,從而導致了裝配式建筑的單位造價比傳統式建筑貴很多,也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尚處于新事物發展階段,造價管理部門編制定額還不能實時跟進,這就造成了生產廠家一家獨大的現象,造價由生產廠家說了算,對施工企業而言,裝配式建筑市場競爭任重而道遠。

  二、裝配式建筑定義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這種建筑的優點是: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裝配式建筑”是相對于“現澆式建筑”發展而來的新型建筑模式。現澆式建筑的所有構件采用現場支模板,現場澆筑混凝土,現場養護。現澆式建筑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抗沖擊性好,防水性好,對不規則平面的適應性強。但是需要大量的模板,現場的作業量大,工期也較長。

  裝配式建筑施工要求放線準確,標高測量精確:由于工廠化的生產,使得預制構件的尺寸已經固定,如果放線時尺寸偏小,則預制構件安裝不下去;如果放線時尺寸偏大,則又會造成構件拼縫偏大的現象。同時,對預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較高:裝配式建筑由于為混凝土結構,要求在預留預埋時,尺寸、位置盡量精確,否則要重新開槽、開洞,增加施工難度,甚至影響結構。

  裝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其特點包括幾個方面: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采用建筑、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設計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符合綠色建筑要求。

  ◆ 裝配式建筑的優越性

  第一,有效縮短整體工期。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可以在工廠實現產業化的生產,構件就相當于標準的產品,運到現場就可以直接進行安裝,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可以說是既方便又快捷,在爭分奪秒搶工期的建筑領域,大大縮短了整體工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第二,質量保證。構件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質量比在現場生產更有保證,生產過程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用于周轉的材料投入量相對減少,降低了租賃費用。標準化的生產可以節省材料,減少浪費;由于其采用疊合板做樓板底模、外掛板作剪力墻的一側模板,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模板。

  第四,環保。由于采用工廠化生產,使得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大量減少,因而更環保。

  第五,構件高標準的機械化程度,減少了現場人員的配備,在用工成本和安全生產方面都有幫助。新加坡政府對于建筑行業發展的要求就是通過技術來減少人力投入,并且也一直致力于降低人力成本。

  第六,節能。由于外掛板為兩面混凝土中間夾50mm擠塑板,其保溫性能較傳統建筑的外墻外保溫或外墻內保溫性能更好,同時,也解決了傳統建筑因做了外保溫而帶來的外墻面裝修脫落現象。

  第七,成本更具優勢。從成本角度來考慮,裝配式建筑對鋼材有一定的要求,與此相對應使用鋼材的成本也較高。表1是裝配式混凝土與鋼結構建筑的成本比較,可以看出PC率20%~60%的混凝土建筑單位造價均低于鋼結構,主因是混凝土結構建筑材料費更低;而木結構建筑則對木材的數量和質量要求較高,大量使用木結構住宅對于生態環境可能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預制混凝土建筑在當前來說綜合成本較低,更受開發商和建筑商的青睞。

圖

  ◆ 裝配式建筑的局限性

  第一,在我國,目前的設計驗收等相關規范明顯滯后于施工技術的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領域還相當有限,并受限于建筑的總高度和層高。

  第二,建筑物的預埋件等使用量較傳統技術有很大的增加。

  第三,構件的機械化生產由于設備的限制,對尺寸要求較高,具有局限性。

  第四,構件生產的工廠距離施工現場如果太遠,將會增加運輸成本。

  第五,盡管是工廠化生產,但預制構件也可能有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時由于現場施工時的人為誤差,拼裝時可能會產生縫隙過大或不均勻的現象。

  第六,外掛板無止水橡膠帶。裝配式建筑外掛板的設計,平樓板面帶有止水橡膠帶,但高出樓板面200mm的外掛板就沒有止水橡膠帶了。如果沒有止水橡膠帶,盡管在外縫處已使用耐候膠進行處理,但仍存在滲漏的可能,建議所有外掛板都要有止水橡膠帶。

  三、西方國家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的裝配式住宅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完善的階段。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瑞典、丹麥是最具典型的國家。

  發達國家和地區裝配式住宅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工業化形成的初期階段,重點建立工業化生產(建造)體系;第二階段是工業化的發展期,逐步提高產品(住宅)的質量和性價比;第三階段是工業化發展的成熟期,進一步降低住宅的物耗和環境負荷,發展資源循環型住宅。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利用工業化的生產手段是實現住宅建設低能耗、低污染,達到資源節約、提高品質和效率的根本途徑。

  日本1968年提出裝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了采用部件化、工業化生產方式,通過立法來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針對裝配式住宅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標準,解決了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和多樣化需求這三者之間的矛盾。日本經歷了從標準化、多樣化、工業化到集約化、信息化的不斷演變和完善過程。在此期間建造的預制混凝土結構經受了1995年阪神7.3級大地震的考驗。

  美國的裝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開始出臺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范標準。除了注重質量,更注重提升美觀、舒適性及個性化。現在每16個人中就有1個人居住的是裝配式住宅,并成為非政府補貼的經濟適用房的主要形式。

  法國預制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已經歷了130余年的發展歷程,構造體系以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為主(裝配率達到80%),鋼、木結構體系為輔。焊接、螺栓連接等干法作業流行,結構構件與設備、裝修工程分開,減少預埋,生產和施工質量高,

  德國主要采用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板、梁、柱、樓板、內隔墻板、外掛板、陽臺板、空調板等構件采用預制與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建造方式,并注重保溫節能特性,目前已發展成系列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節能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

  據統計,裝配式建筑在國際較有影響力的建筑中,已經廣為應用,悉尼歌劇院、紐約大都會人壽大廈、阿聯酋阿布達比劇院、沙特阿拉伯吉達港防波堤燈塔、墨爾本南十字火車站辦公樓、新加坡達士嶺組屋、克羅地亞克爾克體育館、荷蘭海牙市政廳辦公大樓等建筑均是采用裝配式建筑的裝配手法。

關鍵詞: 房地產 建筑 建筑裝飾 廣田集團 裝配式建筑
[責任編輯:李勝軍]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