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領頭羊”作用
明確各城市功能定位
從已經公布的城市群發展規劃看,各個城市群在發展規劃中均有明確的“領頭羊”城市,并賦予了“領頭羊”城市清晰的發展定位。
例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囊括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明確了要以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為引領,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要強化重慶、成都輻射帶動作用為基礎,以創新驅動、保護生態環境和夯實產業基礎為支撐,建設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格局。
《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則主要以哈爾濱、長春兩個省會城市為核心,輻射黑龍江、吉林兩省的吉林、大慶、齊齊哈爾等多個城市,構建“雙核一軸兩帶”的城市群空間格局。
楊枝煌表示,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看,城市群發展有明顯的雁陣發展序列,換言之,經濟起飛有一定的梯度更替和領頭雁示范帶動效應。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首先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稟賦,揚長避短,堅定發展方向;其次必須建立雙中心互動機制,實現合理分工,相互促進。
有關專家表示,在打造城市群的過程中,除了明確“領頭羊”城市地位,關鍵要圍繞城市群的發展定位,對內部各城市進行更加明確的功能定位。
樊杰認為,城市群不只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空間上集中分布的一群城市,而更重要的是強調城市群在城鎮功能定位和產業經濟發展方面能夠合作共贏、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方面能夠共建共享,在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能夠統籌協調。
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不同城市的獨特優勢和現有發展基礎,促進分工專業化和發展的協調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相鄰城市在產業發展、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同質化競爭,使不同城市的發展少一些趨同性,多一些互補性。
建立健全協調機制
實現一體化高效發展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推動跨區域城市間產業分工、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協調聯動,實現城市群一體化高效發展。
“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把某種資源配置到更需要的地方,把資源配置到能夠產生更高成效的地方。”楊枝煌分析說,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就是要避免地方保護主義,使各地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既實現相互促進,又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