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州市政府計劃安排,到2016年年底,通州將調整退出2000余家企業,新城155平方公里以及京哈高速以北、臺湖地區的工業大院、加工企業和低端種養殖小區全部退出。為此,通州區目前已關停786家企業,并實現331家污染企業停產,取締無證無照經營1644戶。到2017年底,通州將完成全部工業大院、全部“小散亂污”企業、全部低端種養殖小區的清退。同時,還將清理完成全區范圍內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存在安全隱患的經銷、存儲企業,以及生產加工類無照經營、異地經營、超范圍經營、違法經營企業。進而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創造條件。
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城市副中心建設要發揚“工匠精神”,體現當今的世界先進技術。例如,廣泛應用世界先進節能環保技術、標準、材料、工藝等。
四、 北京與首都或許已經分開
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公報中,只有“北京”、“非首都”兩個表述,沒有“首都”的表述。且在公報中,使用了“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這樣的表述。
研讀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公報,“北京”與“首都”或許已經分離。一個“新北京”正在醞釀之中,未來以通州區潞城鎮為核心方圓幾十公里之內,經過與周邊河北省各城市地區的融合、發展,那里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北京”。
與此同時,首都特區或許也悄然問世。原有的老北京中心城區,一個在特定區域內由中央政府特殊管轄、這一概念與個別國家的設置有類似之處,如華盛頓和堪培拉,即是在一個特定區域內設置的,由中央政府特殊管轄的區域,或許將成為現實。屆時,北京東西城合并,這已寫進中央制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合并的東西城為核心,在目前北京城六區基礎上打造首都特別行政區。屆時,首都是首都,北京不再是首都,而只是中央政府的一個直轄市。
從功能劃分上看,首都的四大核心功能將主要集中在北京原有的中心區?!八膫€中心”建設不是一句空話,每個中心都會有相應的落地規劃。比如東壩的第四使館區,比如科技創新中心所指向的房山科技園區、懷柔科技園區等等。這些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都有所落地,區域已經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