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正在海外用一些異常宏大的項目,不斷將自己推上風口浪尖。
這家公司今年的頭號戰略工程,位于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項目將在今年5-6月間開盤,具體時間未定。
這是一個總投資規模達到2500億,初步預計耗時20年開發、總計30多萬套商品住房的超大型填海項目,也將成為中國房地產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項目。
森林城市的營銷推介大戰從今年春節后打響,除了席卷國內各大媒體廣告平臺外,他們還在全國各主要城市進行巡回路演,希望更多國內客戶能了解這個項目,進而成為業主。為了方便將更多國內客戶帶到項目現場,碧桂園還聯合亞洲航空推出了廣州直飛馬來西亞新山市的航線,這條新航線已在5月30日正式開通。
相比國內項目的嚴格考核標準,碧桂園并未對森林城市設置公開的銷售目標。但在公司內部,對這個超級項目的營銷顯然極為重視。
今年3月份,碧桂園集團的全體營銷人員曾收到一份關于森林城市銷售業績納入個人工作考核的通知。
這份通知明確要求,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入職滿6個月的碧桂園營銷中心全體員工,今年全年需要賣掉一套森林城市的房子,包括推介成交以及員工自購。未達標的一線銷售人員將被直接淘汰,未達標的營銷管理人員以及后臺人員,將給予降薪或降職處理。
毫無疑問,在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對這個項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期許下,全公司正為森林城市的首次開盤卯足了勁,這也將是決定碧桂園海外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一戰。
森林城市在宣傳中主打的概念是“新加坡旁、免稅島、永久產權”等,他們希望以此來打動國內客戶將這里作為海外置業的首選,并許以“投資這里就像投資十年前的深圳一樣”的愿景。由于項目所處的伊斯干達特區臨近新加坡,碧桂園希望它能像當年的深圳以毗鄰香港的優勢快速發展。
但這顯然不能同日而語,當年的深圳特區是以舉國之力的政策、資源傾斜發展起來,而伊斯干達特區與新加坡卻屬于兩個國家,資源政策協同的效益不可能重現深港兩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