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租著自家賣掉的房子”
“我們現在正租著自己家已經賣掉的房子?!毖嘧用媛镀B,顯得格外焦慮。
“已經賣掉的房子”是她在北京的首套住房,“2011年,我和老公才有了這個50平米的一居室”。
孩子出生后,房子顯得局促。“爸媽來幫我帶孩子,我和老公要上班,不然根本顧不過來?!毖嘧诱Z速極快,不時掃一眼手機,害怕耽誤接女兒下課的時間。
今年1月初,燕子一家賣掉了居住了6年的一居室,2月初拿到全部尾款,等待3月搬進90多平的新房子,“一家人夠住了,還能讓寶寶上學”。
“新家”在2016年11月就已簽訂合約。但因房主一直在外地工作,后續手續定在3月20日辦理。
3月17日,她接到了中介的約談電話,“聽到首付款一下多了100多萬,我整個人都哭了”。
2016年來,北京——這座常住人口約2170萬的城市,已經歷了三波房價飆漲。去年11月簽合同時,燕子和丈夫舉全家之力,才籌集90萬首付和20萬定金,“想著咬一咬牙挺過去就好了”“現在又多了100多萬,我們找誰借,誰又愿意借”。
“我到現在都不敢和父母說(這事),我媽心臟不好?!毖嘧雍唾I她房子的人商量,暫時租下這個“已經賣出的房子”。過了一個春節,房價再度上漲,若按新政,他們手上的錢也難再買回原先的這50平米。
燕子顧家,朋友圈常發些抒懷之語,其中有一條“要回家了太開心,終于能和大寶貝,小寶貝,老寶貝們團聚”,因為工作性質,她常赴外地出差。
“我們特別努力地工作,過日子,哪有錢炒房子啊。”燕子和丈夫的年薪相加約30萬左右,但在北京洶涌的樓市前,“也是杯水車薪”。
深陷“連環單”,進退兩難
“沒想到一夜之間,房子就‘沒了’?!? 李穎家住望京,要換一處一百余平米的房子。按照“3.17”新政“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的規定,他們要付的首付比例從40%增至80%,“一下多了300多萬” “我們根本買不起了”。
但她此時已沒有退路,換房人群一環扣一環,她的上家和下家都不想改變交易決定。
“買家的首付多了90多萬,但他們決定湊齊了來買我們的房子”,賣家也堅持要賣,催促他們交納余款,因為賣家也要“賣房籌款”去補齊換“新房”的錢。
要退,李穎就要與買賣雙方解約,但解約賠償金額約達450萬,與首付資金缺口相差無幾。
違約金為何如此巨額?李穎解釋,因為若自己主動提出解約,無論是對賣方還是買方,都要自己承擔違約金?!百u房違約,是房價的20%,150萬”,而作為買家違約,“我們已經交了100萬定金,還要再賠100萬”。
根據財新網此前報道,多家鏈家地產使用的格式合同中,有一份關于“不可抗力”一項規定,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約的,根據其影響,“部分或全部免責”。而另一份則另有條款稱:協議履行期間,如出臺新的限購政策導致本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的,各方互不承擔法律責任,后續事宜及已交付款項和已發生的費用由“各方友好協商解決”。
但李穎告訴財新記者,政策出臺后,買家堅持買,賣家堅持賣,自己沒有“協商余地”。
財新記者獲知,陷入“連環單”困境的換房人群不在少數。李博(化名)一家的首付資金缺口達約260萬,“本想著要不就走離婚的路減少點首付”,但隨即,北京3月24日又發布政策,規定在北京的夫妻“離婚一年內房貸按二套房執行”。
“我爸不讓我借高利貸”
黃丹告訴財新記者,為了在合同期滿前補上200多萬的首付資金缺口,他們甚至動了借高利貸的念頭,“但我爸不讓,說太危險了”。
銀行借貸方式收緊,或將 “在途單”人群推向風險性極高的借貸平臺。
據《新京報》3月28日的報道,目前在北京存在不少民間借貸亂象,高息的月利率通常高達15%或20%,以20%計算,其年化利率高達240%。
實習記者 吳迪 記者 陳少遠 實習記者 蔡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