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官網發布了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下稱《綱要》)的實施方案。
在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方面,有關房地產的表述主要歸結為完善房地產宏觀調控。這是自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以來,住建部文件中首次涉及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
官方表態調控
《綱要》規定:根據房地產市場分化的實際,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堅持加強政府調控和發揮市場作用相促進。
同時,提出建立全國房地產庫存和交易監測平臺,形成常態化房地產市場監測機制。實施住宅用地分類供應管理,完善和落實差別化稅收、信貸政策。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監管機制,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等。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房地產庫存結構去化非常不均衡,去化的大部分是一二線城市住宅,商業地產與三四線城市的住宅依然庫存明顯。
另外,盡管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都出現上漲,但城市間漲幅差異仍然較大,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機構警示風險
8月份全國土地市場量跌價揚,成交樓面地價創下歷史新高。近日,同策咨詢研究部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302個城市土地市場成交的平均樓面地價環比大幅上揚46%至1591元/平方米。而從同比情況看,一線城市地價已經呈現翻番的局面。
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持續多月的量價攀高,市場幾近失控,而二線城市地價超過房價“面粉貴過面包”的怪相也成為常態。今年上半年,盡管部分地區已經出臺地產調控措施,比如合肥、蘇州、南京等,但是,這些政策大部分較為“溫和”,并未從根本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未起到防止樓市過熱與房價過快上漲的作用。地價依然一路走高,房價仍然在快速上漲。
已經有機構開始擔心市場風險。標普全球評級預計,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作用在遞減、比較基礎較高以及土地價格上漲,未來12個月內房地產業增速將放緩。
銷售強勁也導致房地產開發商將現金流重新投資于新項目。很多獲評級開發商已經加大土地收購力度和擴張計劃,從而將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價格推至歷史高點。
開發商激進擴張的同時,房價也在加速上漲。已有嗅覺靈敏的開發商在趁市場好抓緊出貨。
碧桂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2014年及之前的積存貨量,碧桂園近期啟動“光盤行動”。參與行動的貨量有72億元。行動啟動時間由項目自行確定,但在2016年10月31日前結束。對極少數貨量,總優惠力度上限為原底價的75折,具體優惠由區域視情況決定。
房地產泡沫磨滅,購房人將有多慘?
房地產泡沫一旦破滅,房價勢必出現大幅下挫。這一局勢對普通老百姓有何影響,是不是真如大多數購房者所想象的那樣——房價跌破貸款余額,房子扔給銀行,最多是首付款的損失?
在此以《匯豐銀行(中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合同》為例,該合同通篇未涉及前述多數購房者所想象的條款,與房價下跌導致抵押物價值不足的條款如下:“如抵押物房地產因任何原因貶值或遭受毀損后其價值低于以下三者中之較低者:(1)簽約前之評估價或(2)放款前之評估價或(3)抵押房地產的購入價(即貸款滿評價),抵押人有責任重新提供或增加能被抵押權人接收的擔保物以彌補不足,或者根據抵押權人的要求提前歸還部分貸款,以降低未償貸款余額”。如出現每月房貸未償還等違約責任,合同規定“處分抵押房地產所得價款,如不足以償還借款人所欠抵押權人的一切款項及貸款利息,抵押權人有權依法另行追索借款人”。在查閱了其他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合同之后,相關的條款內容也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