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藝裝飾董事長 王建中
曾有人這樣比喻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國:一輛滿載乘客的車正往前開,突然一個急剎車,又要拐彎,一時不知開向何處。于是,有的人繼續在車上安穩坐著,有的人則選擇了下車,從此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滾打,在“體制外”開辟出了另一片天地。原本擔任大型國企高層職位的王建中就是那批“下車”的人之一,并由此與建筑裝飾行業結下不解之緣。
建筑裝飾行業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行業。自人誕生,便有了建筑,從起初的茅草屋到如今的高樓大廈,人們孜孜不倦地設計和建造著自己的家園。這成就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生生不息,也注定了其緊扣時代脈搏的使命。
王建中很早就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化,這讓卓藝裝飾一路走來始終立于改革開放和國際化的前沿。而國外先進管理理念與企業自身的完美融合,讓這支“卓越非凡,藝湛品精”的生力軍擎起了商業空間裝飾領域的標桿大旗。
心為卓藝
鑄就百年裝飾品牌
開啟“天宮一號”模式
記者:今年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而立之年,您怎樣看待行業過去30年的經驗和教訓?未來行業又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和發展方向?
王建中:過去的30年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風云激蕩的30年,行業從無到有,從磕磕碰碰到不斷完善,大家確實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由于開始的不規范和缺乏體系,行業內存在很多不良競爭的情況,工程質量差、違約問題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現象尤為嚴重。我認為,未來行業應該是向著法制健全、標準清晰、綠色環保及推崇中國質量的方向良性發展,對此,我充滿信心。
記者:卓藝裝飾創立至今的發展軌跡是怎樣的?其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王建中:我將卓藝裝飾的發展軌跡比喻為“天宮一號”上天,雖然前期千辛萬難,但我們的信心在、目標明,現在企業的發展也是穩定向好。
在改變企業經濟增長模式方面,2008年末開始的世界金融海嘯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嚴重沖擊,以承攬外資工程頊目為主要業務的卓藝裝飾所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借此時機,我們苦練內功,開展高效率的經營管理培訓,向管理要效益,爭取開源節流,以保持公司穩定發展。此外,公司立足已有的外資市場,積極開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新的國際市場,實現向市場多元化戰略格局的轉變和發展。而在金融海嘯的大環境下,我們也實現了企業成員不減一人、員工工資不減一分的目標,并通過管理體制的改革,使員工的中餐津貼、住房補助等生活福利取得實質性的提高。
近年來,卓藝裝飾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打造具有豐富多樣性的現代商業空間,建立起了國際化的商業品牌。目前,卓藝裝飾在商業空間裝飾領域的專業性已經得到了業界認可。2013年,公司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定為中國商業空間專業承包企業笫一名,并在全國裝飾百強企業排名中排第十四位。作為對現代商業空間的設計與施工有著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的領軍企業,卓藝裝飾受邀與國內商業巨頭萬達集團、中國商業聯合會購物中心委員會等單位參與了國內貿易行業標準《購物中心建設與管理技術規范》的起草,該標準已于2011年11月正式發布實施。
追逐“卓越非凡 藝湛品精”
記者:在多年的市場搏擊中,卓藝裝飾面臨過哪些機遇與困難?有哪些關鍵性的發展節點?
王建中:改革開放給市場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和機遇,也讓卓藝裝飾走向了國際化。在與眾多日資、港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企業迅速成長壯大,并在業內取得了良好聲譽和地位。這個過程中,有幾個項目對于卓藝裝飾有著節點式的意義。
1995年,卓藝裝飾承接了日本八佰伴商場無錫店的設計規劃項目,這是繼上海八佰伴商場之后,卓藝裝飾在國內設計的第二家大型日資商業百貨店。在該項目的管理過程中,我們成功為其解決了當時國內建筑裝飾行業普遍存在的天花板裂縫、伸縮縫和收口處理等多種施工難題。最終,憑借良好的施工質量、精湛的施工技術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建設方的信賴。
2002年,香港新世界集團收購了上海的巴黎春天百貨店,并對該百貨店的外觀及室內進行設計改造,卓藝裝飾中標了該項目的總承包建設。在項目竣工之際,香港新世界集團董事長鄭裕彤先生親臨視察,對項目設計和施工質量贊不絕口。正是源于這個成功案例,香港新世界集團隨后相繼在上海的閔行、虹口、浦東等地新增了9個店。巴黎春天百貨商業連鎖店的成功設計,使得香港新世界集團對卓藝裝飾更加信任。
當然,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發展為裝飾百強企業,人才專業結構、工程管理及法律糾紛等問題都曾對我們形成很大的阻礙。不同公司有不盡相同的經歷,但我認為,在大環境下,每個企業都會有陣痛期和轉型期,這是時代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