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4,這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時代,全國建筑裝飾工程獎誕生,他們不為成規所囿,斬關奪隘,一路向前。
2005—2014,這是黃金十年,行業百花齊放,無論是進入資本市場,還是“走出去”,他們都傾注了最大的努力。
編者按:
30年時光,30年發展,30年巨變。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讓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更精彩。
記者采訪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四位執炬者——張恩樹、馬挺貴、李秉仁、劉曉一,在他們的話語中重拾30年來行業發展的喜、怒、哀、樂。
30年波瀾壯闊,春華秋實,中國建筑裝飾行業與時代同行,秉承使命,一路走來。
從全國第一家專業裝飾公司成立到如今行業年總產值達數萬億元,建筑裝飾行業不斷轉型發展,不斷抵御市場風險,不斷推進科技創新,迅速成長為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產業。
在過去30年的行業發展歷程中,每一步跨越都孕育著風險和挑戰,每一個腳印都裝滿了艱辛和汗水,每一次變革都彰顯著智慧和勇氣。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創始人、第1—4屆會長、今年90歲的張恩樹老先生,見證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的每一個節點瞬間。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無地位”到“大品牌”,風雨、艱辛和榮光,他都歷歷在目。
30年,只在歷史長河中濺起了一朵浪花,卻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騰起了一朵五彩繽紛的禮花。30年之于一個行業無疑具有歷史的厚度,30年風雨兼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有何變化、發展和進步?這位曾經帶領著中國建筑裝飾行業迎接改革開放機遇和蕩滌的泰斗級人物,對于這30年的風雨路程,有著旁人無法比擬的體會與思考。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創始人張恩樹
由改革開放孕育出的現代中國建筑裝飾企業,在經過“叢林法則”式的野蠻揀選后,在三十而立之年,也不可避免地要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應順應社會化大生產的潮流,在分工與合作的市場環境中,專注并細耕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領域,通過專業化生產經營開拓市場藍海。
在一個盛夏的午后,記者一行奔赴張恩樹老人的家中,聽他講述行業起步、改革與發展的崢嶸歲月。見到張老先生時,他衣著樸素,一襲淡藍色襯衣,一條麻布褲子,一頭銀發。雖然已是90歲高齡,卻依然面色紅潤,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與記者交談了2個小時,張恩樹依然興致勃勃,激情澎湃。聽著張恩樹的講述,我們仿佛回到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起跑、騰飛的時代。
揚帆起航:南下深圳開窗口
記者:30年前,我們的建筑裝飾還生活在單色調中,絕大多數人還生活在筒子樓里,公共廁所、公用廚房、街道浴池是人們生活的常態,一個家庭連完整獨立的空間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家居的裝飾裝修了。不過,上世紀80年代,建筑裝飾行業乘著改革開放春風迎來了發展春天,開始抒寫精彩篇章。您能否介紹一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當時的發展情況?
張恩樹: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是在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行業。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蜂擁而來的外國客人,我國旅游業迅猛發展,直接推動了建筑裝飾行業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14個沿海城市的開發,使得賓館建設的任務更加繁重。這個時候港澳地區和國外的建筑商也蜂擁而入,內地的裝飾業成為他們投資的首選,他們在我國建筑裝飾工程和裝飾材料制品市場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雖然我國付出的代價相當昂貴,但也由此引進了現代裝飾技術,促進了裝飾材料制品的發展,培養了現代建筑隊伍。
1982年,深圳出現國內第一家專業裝飾公司。我當時來到深圳,考察了中建總公司在深圳成立的深圳海外裝飾公司,看到了一些香港裝飾公司在深圳所做的一些裝飾工程,覺察到裝飾行業在國內將大有前途,越來越多城市也感到了裝飾的需求。
1982年底,深圳特區已經有213萬平方米建筑竣工使用;到1983年底,又有140萬平方米建筑竣工。如此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使得裝飾工程投資在基建投資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建筑裝飾設計和施工公司應運而生并發展迅速。
當時,國家旅游局也找到我們,說要開放,要開展旅游,需要一些高檔的裝修,希望我們能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但我覺得僅僅通過個別企業的發展不能夠帶動行業發展涉及的各方面。那時我們就在想什么辦法能夠帶動各方面,因為裝飾包括設計、材料,還包括冶金、紡織等相關產業。所以我們就琢磨成立一個裝飾協會,是跨行業、跨地區的組織。經原建設部批準,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協會于1984年正式成立。
記者:1984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協會的成立,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重要節點。2014年,協會成立三十周年,帶著蓽路藍縷的奮斗精神和大型裝飾企業營業額增長迅速的傲人成績,完成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大發展。協會在建立之初是如何運作的?對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有何意義?
張恩樹:當時協會被這樣定義——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是聯合并組織有關科研、設計、教育、生產、管理和經銷部門,為發展建筑裝飾技術,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跨專業、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組織;協調、溝通產供銷渠道,密切建筑設計、產品生產、建筑施工三者的聯系,開展國內外技術、情報交流與合作,提高并增強建筑裝飾配套技術水平和能力。
不過,協會成立伊始,政府還沒有這樣的組織或機構。所以協會成立以后,就依托于當時的中建物資公司。我們的人手也很少,總共就幾個人。我們利用物資公司的資源,從引進一些裝飾配件、裝飾材料等方面入手,積極推動這項工作。這個組織一開始就是跨行業、跨地區的,當時政府部門中的原建設部、民政部等還沒有專門管理行業協會的辦法和機構,所以我們自己組織和發動,各分支機構才逐漸成立。比如,當時成立最早的一個分支叫鋁制品分會,接著還成立了一個建材分支機構等。這標志著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有了一個推動機構,協會對中國裝飾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總的來說,20世紀80年代,第一家專業裝飾公司的成立宣告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正式步入專業市場,也開啟了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的裝飾行業。但行業起步,服務體系與裝飾工藝技術等都亟待完善。可以說,1984—1994年是裝飾行業開拓、發展、學習階段,亟待規范,散兵游勇還充斥其中。
狂飆突進:各路英雄齊登場
記者:您剛才提到雖然行業已經起步,但是服務體系與裝飾工藝技術等都亟待完善。那么行業在后來的發展中,突破點在哪里?什么使得行業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謀得更深?
張恩樹:1995—2004年是行業的大發展、大提高階段,裝飾公司在全國布點得很有規模。不過,伴隨著正規裝飾公司大量存在,不正規裝飾企業的同時存在,裝飾企業規模小且散。北京當時的突破就是把家裝正規化。1997年4月30日,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支持下,北京百姓家庭裝飾市場成立(2002年8月改為創藝苑室內設計中心)。這種嶄新的探索立即得到了原建設部建筑業司和全國各地的普遍重視。
1997年4月15日,原建設部公布了《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全國家庭裝飾行業管理從此開始。1997年9月25日—27日,由原建設部建筑業司和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同組織的全國家庭居室裝飾管理試點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1997年11月3日,原建設部建筑業司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同提出《關于在部分城市開展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從此,家庭裝飾進入千家萬戶,成為當今一大消費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裝飾公司也都在擴張,但并沒有離開本行,不過家裝和公裝的界限已經分清。我國公裝是從南向北,家裝是從北向南發展的,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一批一級資質企業,建筑裝飾行業逐步走向了正規。在這個階段,政府部門比如民政部、建設部也開始出臺一些條文、法規對協會、市場進行管理了。
裝飾企業開始壯大起來。在我記憶中,第一階段里企業一年的產值約1.7億元,超過5億元的很少。可到第二階段超過30億元的都有,而且在第二階段有些裝飾公司已經在全國搞分支機構。特別是深圳的裝飾企業,在全國各地都有分支機構。深圳那么小的地方一級資質企業大概就有四五十家。
在第二個十年里,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還設立了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這一獎項對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一直到現在,每年評選一次,行業影響力很大,對企業也有著激勵和推動作用,也從側面加強了行業的凝聚力。這個時候協會的功能也比較齊全了,而且國家政策也更加開放了。
高端跨越:“走出去”鑄就強盛夢
記者:可以說經過20年的奮斗,整個建筑裝飾行業已經日漸完善和成熟,裝飾企業百花齊放。那么,行業站在一個高起點上,該如何再次加速發展?
張恩樹:2005—2014年,第三個十年,是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的頂峰時期。它的標志是裝飾企業上市了,包括金螳螂、亞廈、廣田等企業都開始上市,而且很多裝飾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到國外搞工程,說明裝飾企業在最后十年有了更大的一種飛躍式提高。
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國家經濟飛躍發展,裝飾市場也迎來了大發展時期,大型工程逐漸增多,比如亞運會地鐵建設、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等大型工程。與此同時,這一時期家庭對商品房的需求也較為普及,所以無論是公裝還是家裝,市場都非常大,對裝飾裝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現在可以這樣肯定地講,五星級酒店,甚至超五星級酒店,我們中國的公司完全可以獨立承建,從設計到施工到材料。裝飾企業甚至跨出了國門,比如沈陽遠大幕墻公司已經做到國外去了,德國、美國、阿聯酋、迪拜的幕墻工程他們都能做,這是極具代表性意義的。所以說,最近十年是一個高端的跨越式發展期。這十年可以用國際化水平來衡量,用國際眼光來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整個建筑裝飾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記者:挑戰和困難總是相伴相隨的,回望30年的發展歷程,行業斬關奪隘,一路向前。進入下一個發展期,全行業應該拿出怎樣的精神狀態?
張恩樹:首先是市場,裝飾市場是一個持續發展市場,而且除了國內市場之外,還要注意國外市場,有條件和能力的企業要向國外發展。
裝飾企業應該繼續改革,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提高信息化水平,減少勞動成本。面對信息化浪潮,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實現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而要實現信息化,我國還面臨技術相對滯后、人才儲備不足以及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和壁壘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世界眼光,既跟蹤世界先進技術,又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
改革創新再創新,譜寫協會新篇章。協會要促進建筑裝飾企業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因為專業化既是市場的客觀需要,又是企業自身成長的需要,更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相關文章
- ·沐蕾拉·帝思壁紙: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生命
- ·廣田股份董事長范志全:希望協會發揮引導優勢 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 ·奇信股份總裁余少雄:緊跟協會步伐 不斷提升奇信創新能力
- ·中航裝飾董事長石英:希望協會繼續發揮紐帶作用 不斷為企業提供高層次的服務
- ·文業裝飾總裁范少周:牽手協會共發展 齊步邁向裝飾夢
- ·美芝裝飾董事長李蘇華: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 協會引領行業邁向輝煌
- ·特藝達裝飾董事長陳遠尖:協會服務盡善盡美 我司發展領先一步
- ·深裝集團董事長汪家玉:協會盡心盡力 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 ·中裝協三十周年采訪錄之建藝裝飾趙紂瑜: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協會“功”成百年盛
- ·卓藝裝飾董事長王建中:感激協會無私提攜 卓藝不斷邁向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