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當前位置:首頁 > 醫療建筑 > 技術交流 > 正文

大型血液凈化中心的設計,這三點切不可錯過!

來源:中醫療設備 作者:陳明、鐘珊珊、李儉標、葉晴,中山市人民醫院 設備科 時間:2016-05-16 14:08:12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本文主要從建筑布局、管路設計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介紹了中山市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的設計布局,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信息。

    環境設計

    (1)消毒。血液凈化科室的部分分區要求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2012)中規定的Ⅲ類環境,為此我們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掛壁式空氣消毒機和紫外線消毒燈。墻壁遵循弧形設計避免死角積灰,地板材料防酸腐蝕。

    (2)美觀。醫院新科室擬啟用中央供液系統和血液透析中央信息系統,而每個透析治療單元需要獨立的透析液出口及廢水排放口,如此勢必造成管路繁雜錯綜不堪。為美觀實用,我院于設備帶下方加裝了層柜,所有管路置于柜中,同時如有需要臨時實用的監護儀、血壓計等中小型醫療設備亦可置放于柜上。

    管路設計

    1、反滲水管路

    該院采購了勞餌 Aquaboss 型反滲透水處理系統,該系統高約2.1m, 重量約達 6噸,可同時負載120個透析單元用水。由于醫院的凈化中心共有 3 層樓房且每層應對不同需要的病人,所以水處理設計為2個閉合環路。1、3層為1個環路,2層為另一閉合環路。此設計便于某一環路產生故障時可單獨關閉,科室仍可維持運作,爭取維修處理時間。為使科室外觀整潔美觀,所有管路均采用暗裝方式,上下樓層的管路則統一走水井。管路走向如下 :

    (1)1、3 樓環路 : 反滲水處理系統→水井上 CRRT 治療區→工程師辦公室→中央供液配液間→水井回一樓→隔離病人血液透析治療間(區)→返回反滲水處理系統。

    (2)2 樓環路 :反滲水處理系統→水井上普通病人血液透析治療間(區)→復用間→返回反滲水處理系統。

    2、中央供液管路

    該院采用康盛公司的中央供液系統,布管走向基本同水處理管道一致。但中央供液管內裝溶液為酸性,需要耐腐蝕管道,為防止老鼠啃噬需加裝管套。

    3、信息化網絡設計

    該醫院擬將血液凈化設備、病人體重秤、及檢驗科信息系統、醫院實驗室信息系統(LIS)進行網絡連接構成血液凈化中央工作站。該工作站可完成對凈化設備的數據讀取和數據發放,便于科室醫護人員實施監控病人治療信息和設備工作狀態。實現該系統的設計后,血液凈化的流程如下 :

    (1)病人插入個人信息卡,記錄透析前體重,系統將自動采集體重數據,自動計算超濾目標。

    (2)信息卡插入透析設備卡槽,病人處方被下載到透析設備。

    (3)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可通過信息管理系統了解病人的治療情況及設備運轉情況。

    (4)醫生可通過信息系統發送醫囑到指定透析設備上,護士亦可在透析設備上對儀器設置進行微調。

    為實現該系統,醫院于每個透析單元上均保留足夠的網絡端口,便于信息采集。中心機房單獨設置在4樓,支持該系統的硬件均存放于機房中。

    管路設計

    醫院血液凈化科室在使用、實際操作中仍遇到很多問題,現總結如下:

    1、廢水管設計

    由于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并非一個大的平面,而是由 3層樓房構成 ;加上設計了 2 個閉合環路致使管路較為復雜。初步設計時擬采用原有建筑的廢水管道,施工后期發現出現問題 :① 血液凈化科室需要消毒,消毒中不少液體具有強腐蝕性且溫度偏高,原有廢水管道不具備耐腐蝕、耐高溫性質 ;② 每個獨立治療單元均需廢液排放口,原有廢水排放管道無法滿足。基于以上兩點考慮我院對廢水管進行重新設計。

    2、反滲水管路設計

    現有建筑前身為醫院急救中心大樓,當初的設計并未考慮鋪設大量管路。此次裝修中發現鋪設管路時很多地方被橫梁阻斷要繞彎路,所以反滲水管路顯得較為錯綜復雜,不少地方為了避免穿橫梁上下交錯,不僅耗時費力也為以后的維護帶來了不便。

上一篇:醫院門診綜合樓消防系統設計,步步到位!
下一篇:醫院需要什么樣的標識系統?

關鍵詞: 血液凈化中心 醫院設計 設計布局
分享到:
[責任編輯:張嚴]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

招標投標更多>>

在建信息更多>>

政策法規更多>>

最新專題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