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的廢污氣體,危害居然這么大!需做哪些防護措施?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6-01-29 15:29:2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二、麻醉廢氣的管理與防護
手術中麻醉廢氣的排放,建立完好的排放系統,使用密閉良好的麻醉機減少泄露。根據麻醉種類及手術大小合理安排手術間,孕婦和哺乳期工作人員盡量不安排進手術間工作。
(1)降低麻醉廢氣污染:降低手術室麻醉廢氣的污染,應從造成麻醉廢氣泄露或污染的各個環節著手。主要包括: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麻醉機并進行定期檢測,防止氣源管道漏氣。可采用低流量密閉式靜吸復合麻醉,選用密閉度適宜的麻醉面罩,往蒸發罐加藥的過程中防止麻醉藥散落等。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對麻醉廢氣污染問題的重視,并加強責任責任制管理也是降低麻醉廢氣污染的重要環節。
(2)增加麻醉廢氣排污設備:改善手術室的通風條件,將泄露的麻醉廢氣盡可能排放到室外;采用麻醉廢氣吸收器或將麻醉機的廢氣連接管道排放至室外是加強麻醉廢氣排污的有效措施;麻醉廢氣排除系統是目前最有效的排污設備,可使手術室麻醉廢氣的污染減少90%以上,也是現代手術室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有不少醫院的手術室已裝備了麻醉廢氣排除系統,但大多數手術室連麻醉機廢氣排放的簡單設施都未得到落實,國內對麻醉廢氣污染的重視以及排污設備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3)加強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手術室工作人員當中,年輕的女性護士占了大多數,手術室護士每日工作在殘余麻醉廢氣的污染環境當中,工作時間國內平均約為6.5h/d或更長。除強調孕期或哺乳期婦女通過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減少接觸麻醉廢氣外,還應該通過加快手術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補休或采取工作崗位的輪換等措施,以盡量減少每一位工作人員在麻醉廢氣污染環境中的滯留時間。手術室麻醉廢氣對身體的危害尚未得到確切依據的證實,但并不能排除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的潛在的致病危險,因為這種潛在危害可能具有遲發性,呈輕微緩慢發展,甚至到后代才會出現影響。因此采取預防和改善排污措施應引起高度重視。長期在手術室工作的人員,特別是女性工作人員應對這些麻醉廢氣的污染和危害有清醒的認識,并加強自身的防護意識。
麻醉氣體
三、其他廢氣的危害及安全防護
手術中電刀切割、電凝肌肉、脂肪組織產生煙霧焦味,可引起煩躁、頭痛、頭暈。關節置換術中的骨水泥異味使人頭痛,甚至發生過敏反應。
防護措施:選擇產煙少、噪聲低的電刀。術中提醒手術醫生邊切割用吸引器吸除煙霧,減少空氣污染。用真空離心攪拌骨水泥減少氣體揮發對人體的損害。
上一篇:醫療設備如何進行高效配置管理?
下一篇: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工程,這6點必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