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齡化的醫療設施——北京市老年醫院設計
來源:THAD清華建筑設計院 作者:劉玉龍 時間:2016-01-19 14:56:4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一、社會及醫療事業發展
圖1 中國人口結構的發展趨勢
目前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到2050年人口結構將變成一個倒三角(圖1)。老年人越來越多,相對年輕人的比例在減少。經濟發展趕不上老齡化社會的速度,人口基數過大,這是我們面對的困難。歐美國家雖然也有類似的老齡化問題,但是經濟發展水準相對平均,此外還有移民和年輕人不斷補充進入勞動力大軍。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和辦法,動員社會各方力量辦醫療和養老,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醫療設施發展處在一個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階段,盡管對于這個方向還有不同看法。總體來說,目前的醫療設施結構中公立醫療是一大部分,另一部分是來自產業資本、保險資金、PE投資等對醫療設施的投入。此外,外資背景的醫院已經觀望中國市場十年了,一直在考慮是否進入。最后,還有互聯網醫療,包括網絡醫院等醫療APP服務等等。簡單的來說,目前的醫療設施分為這四種類型,一些新的模式都還在摸索之中。
根據2012年的統計資料,我國的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在減少,但是床位數在增長(圖2)。為什么是這樣的情況呢?大型國有公立醫院的床位數疾速擴張,小型機構不斷萎縮,所以造成醫療機構數量減少的同時床位在增加。此外,我們的醫療費用占GDP的比例也是偏低的,只占到5.1%(圖3)。一般來說6.2%到8.1%被認為是較好的,發達國家通常是8.1%。
圖2 2011-2012年度變化,醫療衛生機構數量降低
圖3 我國衛生費用占GDP比例
總的來說,老齡化對醫療設計有非常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說?一方面是老齡化的問題,另一方面老人去醫院消費是平常人的五倍。從機構上來說,老年醫療機構目前的邊界比較模糊,這是正在探索的一個課題。老年醫學主要關注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態,要求對現有的醫療設施做適老化的改造。我們現在很多醫院能不能適應老年人看病?面臨老齡化社會,為老年人改造醫院是一個巨大的需求。
上一篇:未來醫院里可能看到這 7 款設計,讓就醫體驗變得人性化
下一篇:醫院大廳設計:好的空間環境創造好的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