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不夠用?看美國這家醫療系統怎么做
來源:健康界 作者:徐青 時間:2015-10-29 13:44:3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TaleTracking軟件
另外,Health First還使用了TaleTracking軟件,并與CPL和醫院現有信息系統及電子病歷相結合。從一位患者進入急診開始,TaleTracking就會全程追蹤患者。患者入院,TaleTracking就會通知CPL接下來需要一個床位,同時還會提供這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以便CPL的員工查詢床位。患者在急診中心做完所有檢查后,護士會按下“Ready to Move”鍵,CPL接到信息后為患者分配病床。不僅如此,TaleTracking軟件中還對病床情況和患者情況都有記錄,CPL在分配病床時可以根據患者情況(如年齡、性別等)、病床分布(病房人數、位置等)和科室等數據為患者選出最匹配的病床。
如果是直接住院,患者可以在住院前先聯系CPL,讓他們提前準備。另外,CPL管理著Health First的四家醫院,當其中一家醫院床位快滿時,CPL會把新入院的患者轉移到其他醫院以確保四家醫院工作平衡。這樣也提高了Health First各醫院病床和員工的效率。
三年之后,Health First收獲頗豐。從2012年到2014年,總住院病床并無增加的情況下,Health First的總入院人數上漲了26.92%,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降低了18.75。另外,病床清理時間減少了12.01%;從患者準備住院到醫院準備好床位只需不到9分鐘,比之前降低了70%;從患者準備住院到患者入住病房只需32分鐘,時間降低了近37%。
總結Health First的成功經驗,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將所有資源整合在一起,統籌分配,這一點也是得益于今年來大數據在醫療中的應用。以前像這種安排床位的問題都是手動進行,醫院各級人員對自己醫院的整體床位情況都沒有一個全面、及時的了解。有了中央患者流動中心這樣一個部門,工作人員只需要一個監視器就可以對整個醫院,甚至是該醫療系統下的多個醫院病床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今年的醫學創新峰會上,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應用被克利夫蘭診所評為十大醫學創新之一。在大數據無處不在的今天,也許除了增加床位,各醫院也不妨考慮建立數據平臺提高床位使用效率。
上一篇:2015年度獲獎的醫療產品設計
下一篇:口香糖一樣大的3D打印便攜裝備 可實時監測40種血液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