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ICU的設備配置及管理維護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09-02 09:32:3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ICU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而且在不斷地進步和普及。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空間、人力、資金,來配置其設備,已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ICU基本布局和基礎設施
由于ICU病房的病人,與普通病房病人的狀況不同,因此,其病房格局設計、環境要求、病床功能、周邊設備等,都與普通病房不同,并且,不同專科的ICU,要求配備的設備也各不相同。病房的設計與設備配置,應以滿足需要、便于搶救、減少污染為原則。
(一)基本布局
ICU是多種多樣的,各種ICU應結合各醫院的樓宇結構而設置。ICU病房往往和其他科室、病房相鄰,因此在建筑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有的以護士站為中心,其周圍一圈為監護室;有的以護士站為中心,對面扇形排列監護病床。
南京總院的ICU,采用了美國監護醫學協會推薦的12床通倉型布局,床與床間隔屏布。此結構符合便于搶救、減少污染的原則。
(二)基礎設施
1、層流設備
ICU的防污染要求比較高。在ICU中,各種繼發性疾病,常引起呼吸衰竭,病人往往需要緊急氣管切開、緊急開胸等手術,而且,其中還有正常術后蘇復病人的,因此,在現代ICU病房設計時,要考慮使用層流凈化設施,減少感染幾率。
ICU內,溫度應維持在24±1.5℃;老年患者病房內,溫度應在25.5℃左右。
2、消毒設備
每個ICU單元的小手術室、配藥間、清洗間,應配有反照式懸掛紫外線燈,定時進行消毒,還應另配一臺紫外線消毒車,以便對無人空間定期進行消毒。
3、電源
ICU內使用電氣、電子設備較集中,因此,在ICU設計中,要保證足夠的電力供應。最好配有雙路和應急電源,重要設備應配有不間斷電源(UPS)。
4、氣體
ICU內,應設有多種氣體管道,最好使用中心供應氧氣、中心供應空氣、中心抽吸真空。特別是中心供氧,可以保證ICU病人連續性大量吸氧,免去了頻繁更換氧氣瓶的工作,并避免了氧氣瓶可能帶進ICU內的污染。
二、ICU病房的設備配置及選購
(一)ICU病床的選配
ICU病床的選配,要適合ICU病人的特點,主要應注意:
1、床頭、床腳可以搖高、搖低,并能拆裝,床頭處與墻壁保證不小于60 cm間隙,以便于搶救病人時,醫務人員從各個方向操作。
2、病床配有腳輪及制動裝置,可以調節整床的高度及傾斜度,兩邊配有可裝卸的護欄,以防止病人跌落。
3、床上鋪帶波紋的或多孔床墊,最好配以充氣式防褥瘡氣墊,以防止ICU病人長時間臥床而發生褥瘡。
4、床上的天花板應設有輸液天軌,兩三個自由移動輸液吊架,床兩邊應設有圍帳或掛簾,以便于搶救危重病人時,將相關床位與其他床位隔開。
(二)病床周邊設備
ICU的設備,基本上圍繞病床設置,目的是方便使用呼吸機、監護儀等多種電子設備、搶救設備。因此,每個床位的床頭面板上應設有:1個電源開關、可同時接6~8個插頭的多用途電源插座、2~3套中心供氧裝置、2套壓縮空氣裝置、2~3套負壓吸引裝置、1套亮度可調頭燈、1套應急燈。兩個床位之間,應設立一個兩面使用的功能柱,其上設有電源插座、設備擱架、氣體接口、呼叫裝置等。
(三)常規設備
每個ICU單元,進行正常運行時,必須配置常規設備。因加強監護對象不同,病人病情分類不同,不同的ICU,應配備相應的常規設備。
以心臟外科ICU為例,它應配備:心電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微量注射泵、除顫器以及裝載心肺復蘇器械車、纖維支氣管鏡、纖維喉鏡、手動輔助換氣囊等。另外,在放置備用輸液泵和注射泵的設備架上,應放置電子設備附件及相關物品,如血壓袖帶、備用電源接線板、呼吸機管道、濕化器、各種接頭、深靜脈插管、呼吸氣囊、面罩、球囊反搏導管等與設備配套使用的材料和器具。
(四)常規消耗器械
在藥品器械室內,應備有急救藥品柜、冰箱和消耗器械柜。器械柜應為抽屜式,各類消耗器械分別存放,以便于取用。在消耗器械柜內,應備有氣管插管、輸液泵管、吸痰管、引流管、引流器、鼻導管、負壓引流袋及注射器、輸液器、手套、膠布、紗布棉簽等普通護理用品。
(五)監護設備配置及選購
監護設備是ICU的基礎設備,監護儀能夠實時、動態地監測多導心電、血壓(有創或無創)、呼吸、血氧飽和度、溫度等波形或參數,并能對所測得的參數進行分析處理、數據存貯、波形回放等。ICU監護設備的配備,又分單床獨立監護系統和中央監護系統兩類。
1、監護對象的類型
在ICU設計時,要考慮所監護病人的類型,以選用合適的監護儀,如心臟病ICU與嬰幼兒ICU,所需監護儀的功能重點就會不同。
2、監護內容及監護儀功能的選定
床旁監護儀是ICU的基礎,現代監護儀主要由心電、呼吸、血壓、溫度、血氧飽和度等測試組件組成,有的監護儀帶有擴展功能,可擴展功能模塊被做成插件式,當需要其他功能時,在主機的插槽內插入新功能模塊,便可進行升級。
同一ICU單元中,最好選用同一品牌型號的監護儀,每臺床旁機配有一般的常用監測功能,非常用的組件作為備用選配件,各配置一兩個,可相互插拔應用。
現代監護儀可供選功能、參數比較多,如成人及新生兒多道心電、心率失常監測與分析、床旁ST段監測與分析、成人及新生兒無創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呼吸、腔內及體表體溫、1~4道有創血壓、顱內壓監測、心排出量、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主流式呼吸末二氧化碳及氧氣監測、旁流式呼吸末二氧化碳氧氣及笑氣監測、多種麻醉氣體、腦電、基本生理功能計算、藥物劑量計算等,另有打印、存貯功能可供選擇。
3、監護儀數量配置及功能擴展
早期的ICU,因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根據需要監護病人的數量,進行監護儀配置。現代ICU已把監護儀作為基本設備,每一床位配一臺,并固定在便于觀察的床頭或功能柱上。
選用的監護儀,應能進行升級和功能擴展,并可以安裝新的軟件,或備有多個功能插槽。
4、中央監護系統
多參數中央監護系統,是通過網絡將各個床位病人的床旁監護儀所得到的各項監護波形和生理參數,同時集中顯示在中央監護的大屏幕監視器上,使醫務人員能對每個病人實施有效的實時監護。在現代ICU中,普遍建立起了中央監護系統。
中央監護系統設在ICU的護士站,對多床數據可以集中監護。該系統設有彩色大屏幕,同時顯示整個ICU單位病床監護信息,并可放大單床監護數據和波形圖,還可設置異常波形報警功能,每床10多個參數輸入,雙向數據傳送,并備有打印機。
中央監護系統所采用的數字網絡,多數為星形結構。許多公司生產的監護系統,采用了計算機以太網進行通信。其優點,是床旁監護儀和中心監護儀,都被作為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而中心站起著網絡服務器的作用。這樣,床旁監護儀和中央監護儀可雙向傳輸信息,床旁與床旁監護儀之間也可相互通信。
中央監護系統,可設立實時波形觀察工作站和HIS工作站,通過網關,應用Web Browser觀察實時波形影像,對某一床位的波形信息進行放大觀察,從服務器中提取異常波形進行回放,進行趨勢圖分析,查看存儲達100 h的心電波形,并可進行QRS波、ST段、T段波分析。醫生可在醫院網(HIS)任何一個節點,觀看ICU病人監護信息。
(六)特殊設備
不同性質的ICU,除配備常規設備和器械外,有的尚需配備特殊設備。例如,在心臟外科ICU中,必須配有持續性心排量監測儀、球囊反搏器、血氣分析儀、小型快速生化分析儀、纖維喉鏡、纖維支氣管鏡,以及小型手術設備、手術燈、消毒用品、2套開胸手術器械包、手術器械臺等。
三、ICU設備的安全與保障
ICU是大量電器和醫療設備集中使用的地方,有許多大電流和高精度醫療設備,因此,要注意設備的使用安全和運行安全。
(一)使用安全
ICU中使用的設備多,除要保證有足夠的電量供應外,還應十分注意使用安全——每個電輸出要有過電流保護裝置,大功率電器要用專用電源,所有設備應按規定接好地線。
(二)運行安全
為保證醫療設備在良好的環境下工作,首先應保證為設備提供穩定的電源;監護儀的位置,應設在稍高處,既便于觀察,又可遠離其它設備,以避免對監測信號的干擾。
因ICU的特殊性,突發情況較多,所以ICU的醫療設備不能帶病工作,損壞后應及時維修,應保證所有設備性能良好,設備的操作要正確、規范。
(三)定期進行維護
現代ICU配置的設備,技術含量高,操作起來專業要求高。為保證ICU設備的正常運行使用,大型醫院的ICU病房,應設立專職的維護工程師,以指導醫生、護士正確操作使用設備;協助醫生設定機器參數;平時負責對使用后的設備維護保養,更換損毀的配件;定期對設備進行測試,定期按要求進行計量校正;對故障設備及時進行修理或送修;對設備的使用、修理情況進行登記,建立ICU設備檔案。
上一篇:武漢衛計委李滔談醫聯體發展
下一篇:醫院急診科(部)選址及醫療流線組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