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緊抓四點提升醫療信息化建設水平
來源:中國數字醫療網 時間:2015-08-28 11:45:0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隨著衛生信息化的發展,醫改及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越來越緊迫,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信息化的建設者,既要有總體規劃,還要有明確的推進目標。”8月26日,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主任張文中在“北京衛生信息化大講堂”系列培訓之“醫聯體與區域云平臺”主題會議上指出,區域醫療平臺是近期中心要緊抓的工作。
會上,張文中從四方面與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平臺問題;平臺也好,區域醫療也罷,只是叫法不一樣,實現的功能是一樣的。談區域云平臺,談醫聯體,離不開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張文中從北京市的實際情況談到,在北京市16個區縣中,已經建成并同時能達到信息共享及互聯互通的區域平臺不足三分之一,由于各區縣的建設進度不一樣,所以造成彼此存在很大差距。對于建成的幾個區縣平臺來說,大多都集中在醫療服務方面,而在公共衛生方面的互聯互通則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精雕細刻。在建設過程當中的關鍵問題要有一個總體規劃、思考、推進。
現在各個區縣都在積極籌劃各自區域內的信息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邊界往往不會劃分太清楚。張文中強調,各區縣在建設的時候,要多跟市以及中心項目組多溝通,避免重復建設、減少資金浪費、縮短建設周期。從技術、標準、時間上達到一致,使北京整體建設能夠差異不是很大,齊頭并進發展。他表示,在2015年底,所有的區縣完成區域衛生平臺框架,使全市信息化互聯互通,實現新突破。
第二,醫聯體;近兩年,醫聯體成了醫改熱詞。自2012年底,北京就開始對醫聯體模式進行了探索,至今,北京市共成立38個區域醫聯體。其中包括有針對某一種疾病的形式,還有一家三甲醫院幫扶下級醫院的等多種形式。張文中表示,”醫聯體的建設模式和類型繁多給信息化帶來了很多困難與挑戰。
“怎么建,建成什么樣,誰和誰建等問題在相關文件中并沒有明確提出相關規范。“張文中認為,在建設過程當中,要明確醫聯體的概念和建設目標,同時有配套政策支持運行,從政策、流程、運行等方面實現突破。
第三,標準問題;標準是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依據、檢查、評價的依據。所以從建設、申報到評價,最后到運行,都要有統一標準,根據標準通過總體測評可以清楚了解整體的建設水平。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希望并鼓勵,北京市的所有醫療機構及各信息化服務機構,能夠按照標準做,同時參與國家的總體測試,最終能夠區域統一、全市統一、全國統一的標準。
第四,善于總結,善于宣傳;張文中表示,無論是信息化使用者還是建設者,還有跟信息化有關的領導和同事,在工作過程當中都缺乏總結、宣傳。北京的信息化建設,我們有我們的優勢,也有我們的不足,但是我們缺乏對自己的宣傳,宣傳力度還是不夠,無論各個區縣、各個大的醫療機構,還是北京市,都是不夠的。日前,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與健康報合作開設了專欄投稿。“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宣傳,積極投稿,將信息化建設的一些內容和實現的一些目標,以及建設過程當中的經驗和不足分享給更多人。
上一篇:美國醫院建筑三大特色
下一篇:武漢衛計委李滔談醫聯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