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筑給排水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08-25 10:15:0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醫院建筑給排水設計時,既要滿足普通民用建筑的一些基本功能要求,又要滿足一些特殊的要求,綜合醫院給排水設計包括:消防設計、給水設計、排水設計三部分,以下分別進行探討。
一、消防設計
醫院消防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高層醫院建筑火災延續時間的取值。
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醫院火災延續時間按2.00h計算。
一些設計將設有住院和門診、體檢,供氧中心等功能的高層綜合醫院當作是綜合樓設計,火災延續時間按3.00h計算,增加了消防貯水量,增大消防水池的占地面積,造成了浪費。另有一些設計在高層大型醫院中設有商業服務網點,商鋪和餐廳等非醫療用途功能時,仍當做綜合醫院設計,火災延續時間仍按2.00h計算,造成消防貯水量不足,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綜合樓”和“綜合醫院”這兩個詞。按照定義,“綜合樓”是指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綜合醫院”是指設置包括大內科、大外科等三科以上,門診和服務24小時的急診及正規病床的醫院。所以,當高層醫院設有住院,門診、體檢等多種綜合醫療功能時,是符合“綜合醫院”的定義的,火災延續時間應按2.00h取值。當高層醫院設有商業服務網點,商鋪和餐廳等非醫療用途的樓層時,就應被視為第二種用途,符合“綜合樓”的定義,火災延續時間應按3.00h取值。
2.關于手術室是否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m2 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 的展覽建筑、商店、旅館建筑、以及醫院中同樣建筑規模的病房樓、門診樓、手術部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手術室是否設噴淋一直有爭議,關鍵就在于手術部和手術室的概念是有所區別的。手術部包含手術室,洗手室,配套護士室、換鞋處、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廁,消毒敷料和消毒器械貯藏室、清洗室、消毒室、污物室、庫房等。手術室是手術的主要操作間,且有大量重要儀器,如在手術室中設置噴頭,一旦在手術進行時發生誤噴,手術就會中斷,甚至會傷及手術中的病人,損壞儀器,造成重大醫療事故。因此,潔凈手術室是不應設置噴頭的,但應在手術室周邊走廊等部位設置隱蔽型噴頭阻止火災時火勢的蔓延。同樣不應設置噴頭的部位還有貴重儀器室如CT室,直線加速器等,以及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病例檔案資料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置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能設置在遇水會發生嚴重后果的部位,即使是在要求較為嚴格的一類高層建筑也是一樣的,因為一旦誤噴發生嚴重后果,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置也就失去意義了。抓住這一原則就能較好地把握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在醫院消防設計中的應用。
二、給水設計
醫院給水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潔凈手術部內的給水系統應兩路進口的設置
根據《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要求:潔凈手術部內的給水系統應有兩路進口。這是因為潔凈手術室內的給水,一是醫護人員生活用水,刷手、睛洗手術器具用水,二是用以沖刷墻壁、沖洗地面。供水質量直接影響室內的潔凈度,影響到手術的質量。因此潔凈手術部供水要不間斷,水量和水壓要保證,并且水質要可靠。綜合醫院內給水點眾多,給水系管道錯綜復雜,要求兩路進水口的僅是潔凈手術部。有些設計僅在綜合醫院內設置一條供水干管,在手術部之前設兩條支管分別從兩端接入手術部,這種做法顯然是不能保證潔凈手術部的不間斷供水的。因為一旦供水干管檢修或停水,就會使潔凈手術部停水,兩路進水口形同虛設。筆者也曾遇到一種情況,一幢高層綜合醫院,給水系統分為高低區,手術部設在低區,為了滿足設計規范潔凈手術部兩路進水口的要求,設計人員除利用低區給水管供水外,還利用高區加壓供水管通過減壓閥后接入手術部形成兩路進水口。從設計上看,這確實可算作兩路供,但要注意在潔凈手術部兩路進水管前設置止回閥,防止一區供水進入另一區。曾有設計進水口漏設止回閥,用戶反映高峰用水時高區水壓不足甚至停水。這是由于高低區采用不同的給水設備供水,高區供水通過手術潔凈部的給水管流到了低區。用水高峰時,低區由于高區的供水補充,時常處于停泵狀態,高區供水設備相當于同時供水給高低兩區,高區供水當然就不足了。要解決凈手術部內的給水系統兩路進口的最穩妥的方法就是設置兩路供水干管,且應在室外供水環管各自獨立接入,兩路供水干管最好能每路都能滿足另一路檢修停水時通過所有用水量,當只設置一路供水干管通過所有用水量時,另一路可以設一條僅滿足潔凈手術部用水量的進水管,但兩路進水管接入手術部用水管前均應設置止回閥,防止僅滿足潔凈手術部用水量的進水管的水量在另一路供水干管檢修時被其它用水點用掉。
關于醫療用水設備和衛生設備對醫院給水系統設計的影響
保證最不利樓層最不利用水點的水壓是設計供水系統最重要的原則。在綜合醫院給水系統設計中,最不利用水點的水壓要求常和一些醫療用水設備和衛生設備的選用有關。在綜合醫院中,常設有各種不同用途的醫療用水設備,包括血液透析制水設備,醫療器械消毒清洗設備,手術快速無菌熱水制備器,純水設備等。它們對水源的最低壓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某些型號和設備甚至要求最低工作壓力在0.15MPa以上。一些設計往往忽視了這些設備的用水要求,僅按一般衛生器具的最低用水要求設計給水系統,造成一些醫療設備水壓不足,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在設計綜合醫院時,應詳細了解該醫院選用了那些醫療用水設備,設在哪個樓層哪個位置,再與其他衛生設備對比,確定最不利用水點水壓要求。另外,衛生設備的選型對給水系統設計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蹲便器,當選用低位沖洗水箱浮球閥時,其最低工作壓力為0.05MPa,給水當量為0.50,連接管公稱直徑15mm。當選用延時自閉式沖洗閥時,其最低工作壓力為0.10 -0.15MPa,與選用沖洗水箱浮球閥相比,所需水壓就相差了0.05-0.10MPa,相當于一至兩層樓層的高度。換言之,假設有一醫院,其最不利用水點剛好在一衛生間的蹲便器上,當選用沖洗水箱進水閥時,其水壓剛好能滿足該點最低工作壓力要求,但當選用延時自閉式沖洗閥時,就可能只能滿足下一樓層的用水水壓要求了。而且,采用延時自閉式沖洗閥時,其給水當量高達6.00,要求的連接管管徑為25mm,按設計秒流量計算的給水管段也相應要比采用沖洗水箱浮球閥的大,這些都是應該在給水系統設計時就要考慮的。
三、排水設計
醫院排水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 醫院化糞池的設置
化糞池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并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污水處理構筑物,它能將糞便等固化物沉淀在池底分解,讓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有充足的時間水解。現有大型綜合醫院和新建的綜合醫院一般都設有污水處理站,對醫療污廢水進行消毒等處理后才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醫院衛生間糞水在排入污水處理站之前先經過化糞池處理,化糞池相當于醫院污水消毒工藝前的預處理,減輕了醫院污水處理站中處理構筑物的運行負荷。按照現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要求化糞池作為醫院污水消毒前的預處理時,化糞池的容積宜按污水在池內停留時間24-36小時計算,污泥清掏周期宜為6-12個月。而普通建筑化糞池污水一般在池內的停留時間為12-24小時,清掏期為3-12個月。化糞池的容積大小與污水在池內停留時間和清掏周期的取值有直接的關系,按照規范推薦池內停留時間和清掏周期的取值計算所得的化糞池容積要比一般建筑的大得多。綜合醫院門診每天接待的病人非常多,再加上住院部的用水,污水量比較大,進一步加大了化糞池的容積。現有很多醫院用地非常緊張,較大的化糞池占地面積大,不利于布置。為減少化糞池的容積,醫院內宜設污廢水分流系統,糞便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排至污水處理站,而生活廢水,醫療洗滌水不排入化糞池,而直接排至污水處理站。這樣通常能減少化糞池容積30%以上,而且由于化糞池糞便污水進水水質變得較為單一,大大改善了化糞池出水水質。
一些設計常常設置大量的糞水井,再串聯至一個大型的化糞池,這種設計有一些弊端,首先,整幢建筑只設一個化糞池,必然會令這個化糞池容積相當大,在用地緊張的綜合醫院周邊布置不易。其次,化糞池設置在較長的糞水管段末端會令埋深增大,增加施工難度。最后,由于糞水管段較長,糞水井較多,糞便等固體物容易沉積在井底和管道中,造成管道於塞,增加了管理難度,甚至造成污水溢流至地面,影響環境衛生的情況,這在污廢分流的前端管段更是常見。因為前端管道連接的衛生間較少,加上只有糞水排出,單位時間排水量較小,固體物更容易沉積。綜上所述,大型綜合醫院化糞池不宜只集中設置一個,有條件的情況下宜分散設置,力求室內糞便污水以最短距離進入化糞池。
2.排水管和地漏的設置
①根據規范規定,潔凈手術室內是不應設置地漏的。地漏應設置在刷手間及衛生器具旁且必須采用帶有密閉蓋板,排水時其蓋板可人工打開,不排水時可密閉的地漏。
②門診、病房、化驗室、實驗室等處不在同一房間內的衛生器具不可共用存水彎,若共用存水彎,不同房間之間的受污染空氣就可能通過連通的排水管道進入另一房間,造成交叉污染,這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的醫療建筑是不能容忍的。
③住院病房如設有陽臺,其地漏排水應排至陽臺雨水立管,為防止陽臺地漏泛臭,立管底部應采用間接排水。病房一般不會在陽臺設置洗衣機,工作人員和病人換洗衣物通常會拿去醫院洗衣房同意清洗,無需采用洗衣機地漏。若陽臺設有洗手盆,則地漏排水和洗手盆排水應接至污水管,排至污水井。
上一篇:郭錫斌:醫院基本建設工程造價控制
下一篇:醫院ICU病房人性化的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