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循證設計方法設計腫瘤醫院建筑
來源: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 作者:李輝 時間:2015-08-20 09:53:4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循證設計方法在我國醫療建筑規劃和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這反映了醫療衛生行業在滿足人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服務模式、工作效率、環境安全以及就醫體驗等方面的改進和提升。循證設計能夠在定性決策、定量分析的不同層面,涉及到醫療建筑設計的整體格局以及局部細節,而這些特性能夠對現階段腫瘤專科醫院的規劃設計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腫瘤專科醫院的循證設計可以從專科特性、醫療流程、患者體驗、工作效能這四個方面切入,進行具體分析和研究,并確定相應的設計原則。通過運用循證設計方法,腫瘤專科醫院的規劃建設能夠更好地把“以人為核心”這一理念貫徹到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從整體到細節,努力為患者和醫護人員創造舒適、平和的診療和工作場所,從而促進醫患關系的真正和諧。
專科特性
腫瘤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同時也是全生命周期疾病,患者不分性別和年齡,腫瘤專科醫院是針對腫瘤這一大類疾病的綜合性全科醫院。
腫瘤醫院的醫療功能配置比較齊全,其診斷、檢查部門的類別涵蓋了綜合醫院的大部分內容,另外還有專門針對腫瘤疾病的專科部門。與綜合醫院相比,各科室規模較小,相對集中緊湊,但仍需要考慮各類型患者的不同使用特點和環境要求,醫院內部科室之間的整體協調性要求更高。
同時,腫瘤疾病是一種慢性病,發病過程、診療周期都相對較長,患者在醫院內活動、停留的時間和次數都大大多于一般綜合性醫院。從患者的就醫過程角度分析,醫院環境的便利性和舒適性、初診和復診患者的不同診療方式、住院治療和日間治療的使用要求以及因患者病情特殊所帶來的陪護、探視所需額外空間要求等,與綜合醫院常規的功能區域規劃有很大差異,都需要在總體規劃階段對醫療功能組織、空間比例界定和劃分制定基本原則,以使醫院在總體建設規模限定之下,充分發揮面積和空間體量的單位效率。
醫療流程
目前對于腫瘤疾病的治療已進入綜合與聯合治療時代,針對患者不同的癥狀和階段能夠有計劃、合理地運用現有各類診療手段。這種特殊的醫療方式引發了醫院各學科和部門的高度協同合作關系。在進行醫院功能布局時,不同類型的診斷、檢查以及治療部門不再相對獨立,而是根據綜合治療原則進行組合或建立聯系,以提高醫療效率和精確性。進行綜合會診、協同治療的空間場所要恰當考慮和安排,網絡化、信息化的合作方式也通過信息系統與建筑的專用區域得以實現。
另一方面,隨著對腫瘤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最尖端的醫療科技逐步運用到腫瘤診療之中。比如已經逐漸開展的微創治療、術中CT、術中核磁、術中放療、質子加速器、重離子加速器等等,都對醫療建筑的功能區劃、使用環境提出更復雜的要求。
為應對未來先進醫療科技的應用,腫瘤專科醫院的規劃需要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靈活性,為今后診療手段的變化預留空間或提供發展更新的可行性。
患者體驗
腫瘤患者的就診過程與一般疾病的患者有所不同,患者的身體表征和心理狀況受到疾病的影響比較明顯,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狀態對醫療場所有特定的要求。
因此,需從患者體驗出發,實現全方位的無障礙環境設計,從功能布局、交通設施、標識引導系統到使用設施、服務渠道等各個方面,充分考慮患者的行為方式和特點,避免或減少室內外不同高差引起的臺階、坡度,降低患者體力消耗。醫院內的公共空間、交通空間、等候區域等人員集中的空間面積和體積應比綜合醫院適當增大,以消除患者因行動緩慢、陪護人員多引起的擁擠和安全隱患。同時,需為進行長期休養的患者提供便利的設施如生活超市、自助洗衣房、家庭廚房、陪護住宿等。這些都對醫院規模與醫療功能的對應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空間寬松開闊,功能緊湊直接。
腫瘤疾病從發生到診斷、治療都與患者的心理狀況密切相關。尤其是診療階段,患者的心態對疾病的治療效果有很大影響。在此期間,“回歸正常生活狀態”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渴求。因此在設計醫院環境氛圍時,除一般的人性化、舒適化之外,應該側重于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體現平等尊重、積極平和的人文關懷。
患者的隱私應得到充分尊重,在整個診療過程中使患者感受到安全、私密和尊嚴。在門診區域采用分區候診、二次候診,某些治療部門采用單向流程避免往返,運用信息系統和預約方式合理有序安排患者的就醫時間,住院區適當提高單人病房和家庭病房的數量等等,都能夠減少患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而醫院內的公共空間、等候空間宜通透開闊,避免封閉壓抑,盡可能引入自然元素,如日光、綠植、空氣等,這些都能夠促進患者的積極心態。這兩方面既矛盾又統一,其本質是在相互影響的患者之間保護私密性,而對自然、外界充分開放。
腫瘤專科治療中的另一重要輔助因素是患者之間的相互鼓勵。治療區、住院區的公共交流空間非常重要,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設置活動區、談話區、靜養區,使患者在積極、樂觀的集體氛圍中提高治療效果。
工作效能
腫瘤專科醫院的工作環境對醫護工作人員的身心素質要求較高,既要適應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又要具有良好的心態,同時還要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和支持。由于需長期處于腫瘤檢查、治療的特殊放射環境,且需要與部分病情嚴重、情緒不易控制的腫瘤患者進行及時溝通,因此需要高度重視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并通過打造高品質的醫療環境來充分保證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醫患分區原則應盡量體現在醫院的各個區域。醫護人員的交通流線、內部工作區域宜自成系統,與患者的活動區域避免重疊交叉,使醫患減少在診療過程之外的接觸,保障工作環境的安靜與安全。
運用循證設計方法 來設計腫瘤醫院建筑
放射安全防護應進行系統化設計。科室的功能布局應將放射工作區域與內部生活區嚴格分開,檢查、治療房間的方位和設備安置須充分考慮防護厚度和密閉性能,射線方向注意避讓工作人員操作區域,放射源和廢棄物的運輸應有獨立、隔離的路線。
上一篇:醫院前期策劃,基建管理者要做到12個“心中有數”
下一篇:美國政府是如何處理醫院擴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