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前期策劃,基建管理者要做到12個“心中有數”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08-20 09:07:52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董建華,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基建處處長,參與了北大醫院婦兒病房樓、五官病房樓、科研樓、外科內科病房樓、后勤樓、職工住宅等項目的建設,并參與了北京醫院、協和醫院、友誼醫院等上百家醫院的立項、可研文案、評審等工作。
退休后的董建華仍在他熱愛的醫療建筑行業工作,幫助多家醫院解決建筑前期策劃包括圖紙優化等方面的問題。在四十余年的工作實踐中,董建華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他認為,不管是醫院基建工作者,還是院領導,在醫院建設前期做好策劃,把自己的需求、條件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設計方,做到心中有數,設計方能解讀清楚,是建設合理、適用、適度的醫療建筑的前提條件。對于醫院前期策劃,董建華站在醫院業主方的角度總結了十二點注意事項。
第一項 總體規劃
董建華認為總體規劃實際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是醫療發展規劃,另一個才是醫院建設總體規劃。大家說總體規劃往往偏到醫院建設規劃上來,其實醫院醫療發展規劃才是首要關注重點。所謂的醫療發展規劃就是醫院今后的發展方向,突出的??啤⒅攸c科室發展等大方面。
第二項 醫院定位
和總體規劃相比,醫院定位比總體規劃更細,更貼近學科。醫院定位就是學科的發展、服務的合理輻射的范圍、業務開展的方向等。院長們要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項 建筑規模
“建筑規模大家往往說平方米,這不對!首先這個規模呢是醫院的日門急診量、床位數和你建筑規模的匹配?!倍ㄈA這樣說。他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這家醫院為什么大呢,他跟國家政策、跟當地政策、區域規劃有關聯”,造成床位上萬張。
第四項 醫療需求
承擔的醫療任務和你服務的醫療范圍,決定了你的需求的大小。功能需求、形式需求、外延需求和價格需求,這些都要做具體分析。
第五項 平面布局
前四項是通過醫院做分析提供給設計單位,作為一個解讀,這是我們的基本數字。那么往下說,就是第五項“平面布局”,平面布局我們就說七大塊:門診、醫技、住院、行政辦公、教學、科研等,突出重點就是后勤保證和停車這些的規劃。
第六項 科室設置
傳統的科室設置包括五大類:大內、大外、婦產兒、五官頭頸、康復等五大類,那么現在已經過度到按病種器官分類,比如說神內外、心內外、呼吸胸外、腎臟泌尿等,都是一個器官一個部位,同時把相關的檢查科室植入到同一個地區;還有第三種設置是:病種器官里開始出現一個中心的概念,比如腦健康中心、比如腫瘤中心、心臟中心、康復中心、婦產中心。
第七項 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涉及到一級流程,就是科與科的關系,比如手術室,與手術室相關的中心供應中心、ICU、病理,等等的,跟病種、跟相關檢查他們之間的關系,科與科的關系叫一級流程,也叫醫療工藝的一級流程。功能分區就是管醫療的一級流程。
第八項 醫療流程
醫療流程要解決的就是二級流程、三級流程,二級流程就具體到科室,比如說,手術室里的流程、放射科的流程、ICU的流程。這個流程叫二級流程。三級流程具體到房間,房間規劃,設備配置,這對運營中的維修、管理有很大的好處。
第九項 交通組織
醫院的交通組織主要是內外、醫患、潔污、路徑的組織,垂直交通、水平交通的組織,一般歸納為六個字:簡潔、便捷、快捷,怎么用最快的流程、最快的路徑來解決這些交通流線。
第十項 設備配置
醫療設備是根據以上的幾項,醫院形成的數量、指標、參數等設計醫療設備配置,是以量化來說的。
第十一項 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包括水、暖、電、空調、設備管理一直到計算機系統等等二十幾個系統。后勤保障為醫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滿足臨床第一線的需要,為全院的醫、教、研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后勤保障規劃好,可以降低消耗,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醫院地可持續發展。
第十二項 行政辦公
第十二項是行政、辦公、教學、科研用房規劃。董建華說,他希望醫院在寫設計任務書、寫可研、寫項目建議書時,應該一個病種一個病種的分析,把需要重點把控的內容提出來,傳遞給設計方,避免數據不詳實,造成不合理設計。
上一篇:加速運轉云醫療 離不開大數據支持
下一篇:運用循證設計方法設計腫瘤醫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