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寧亞:醫院建筑設計的若干思考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08-05 10:14:0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一、醫院建筑的的復雜性、專業性
1、社會、民眾對醫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今社會對新增醫院(包括改、擴建醫院)不斷的需求使建筑業有機會在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將新的醫療技術融入建筑之中,提高醫院就醫流程的管理效率。并以順暢的醫療流程來重新梳理傳統的布局方式。使醫院設計更為人性化,具備更高的易用性。
2、醫院本身的發展對醫院空間場所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醫生、藥劑師、臨床專家和醫學研究者協力創造出新的治療手段,而建筑師則必需采用新型的建材和新的建筑設計來配合他們全新的治療方法,并將其融入的建筑之中,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平臺。由此可以看出,醫院的建筑設計人員就需要了解更多的醫學發展動向,起碼要了解醫院必要的設備情況對場所的實際需求。
3、專業的設計機構來應對醫院的建設需求
由于醫院建筑的復雜性,要求建筑設計公司具有更專業的設計經驗,他們承接項目所要面對的壁壘比承接其他類型的工程要大許多。這通常因為設計一所醫院即使是很小的一部分都是一項極為復雜的過程。醫院的使用者通常希望建筑設計人員能夠面向未來地、盡可能地為以后的醫學進步和醫療設備更新留下余地,這也是設計師們努力的方向。
二、如何評價醫院脊柱設計的優劣
1、功能的合理性
1.1醫院外部關系——醫院與周邊城市的關系。
醫院作為復雜的公共建筑、城市的重要節點,它的建設對城市的交通、景觀、人文都有著密切的影響。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在城市中具體位置的形象,服從城市的脈絡以及文化特色、城市風貌的體現,還要充分考慮人流、物流對城市交通壓力的影響,這也是交通評估所涵蓋的內容。當然鑒于醫院本身特點的制約,它很難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從高度、形態來說,醫院應符合大眾的基本認知,建成后的效果當然需要滿足改善城市景觀節點的要求,但很少有設計成諸如“鳥巢”或“金貿大廈”一類的建筑。從外部來說,交通的合理性組織應是重中之重,這也是體現出對病患的一種關懷,做到組織有序、多而不亂 。
1.2醫院內部關系——醫療流程的科學性、合理性
1.2.1醫療流程設計
1)功能區域布局
泛指門診、醫技、病房等如何設置。現代醫院強調以醫技為中心的設計發展模式,這就使得醫技部分的設計成為醫院設計中的重點。此外,作為醫院正常運營的有利保障,后勤系統的規劃設計也不可忽視,也應該成為醫院功能的合理性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在設計中往往被忽略的,如:垃圾存放、污水處理、液氧儲罐及室外鍋爐房的規劃,這些設施占地不大,但位置卻會起到關鍵的制約作用。規劃時不但要考慮室外的景觀需求,還要考慮消防、風向等,否則會使規劃的落實陷入被動。我們在設計中的通常做法是將它們盡可能地與地下空間相結合,除了必須在地面上解決的部分。另外在場地情況允許的條件下,諸如將高壓氧設置在地面相對安全可靠些。
2)科室間的關系
例如:手術室與供應室、急救中心與手術室、ICU與手術室、婦產科與超聲中心等,這些都要充分考慮,找出必要的聯系,盡可能做到路線清晰。
3)科室內部的關系
例如:科室內診室的數量、檢查室的內容以及它們具體的設置區域。當然在醫院管理模式這個前提的指導下,科室內的功能組織不但要符合特定的管理要求,還要充分地按照基本的醫療流程來展開。例如:相對于神經內、外科診區的設置,除了診室以外,其他相應的檢查室如腦電等,可以并入診區單元,也可以設置于院內的功能檢查科。這就是在尊重醫院特定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設計的結果也會不盡相同。
1.2.2 醫療流程的輔助設計
醫療流程設計除了上述主要的三級關系外,還需要一些輔助設施來幫助醫護人員、病患、陪護人員順利地或以相對短捷的行進路線到達目的區域。如標識系統的運用(色帶、圖標等),做到復雜問題簡單化、明確化。
2、人性化的設計
人性化的設計也就是建筑空間品質、環境的塑造,這里包含很多內容。公共空間,包括門、急診大廳、住院大廳、醫療街、候診區及各個空間節點的空間塑造,在設計時要考慮尺度大小、宜人程度及室內外空間的交融。
當然還涉及到色彩、材料的運用,植物及物品的陳列等,這些在公共空間的運用對提升醫院的環境有著很大的好處。空間使用者同時也會去尊重這樣的環境。在設計中就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這種細節的處理,讓使用者去體驗這種環境,享受這種環境。此外,這種環境還會對患者的疾病康復有著特殊的幫助 。
另外,諸如診室內、病房內這種相對私密空間的空間設計,良好的采光通風是前提條件,這跟醫院所處的地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例如氣候溫和地區,適當加大開窗的面積,讓室外的天空、綠色植物更多地引入室內,同樣會提升空間的品質,但前提是在有效控制節能的情況下。
國外很多醫院人性化設計體現在很多細微之處,比如走廊內陳列藝術品,病房內允許患者將居家物品,如枕頭、玩具、小擺設帶入醫院,這也是從精神上給予患者更多的慰藉。
3、建筑文化的體現
當前社會經濟背景下,無論是社會經濟實力還是國民審美水平已經遠不同與以往,建筑界現代建筑設計思潮中也開始掀起對于建筑文化理念的新一輪探索。
對醫療建筑實例進行了分類分析,從形、境、意三個不同角度歸納了當代醫療建筑設計中文化元素的表達形式。
形的表達方式是指,對于醫療建筑外在形式、建筑構圖、造型和尺度、建筑符號、造型元素、構件與細部、材料以及色彩的運用,以取得在外觀形態上賦予文化視覺的認同感。
境的表達方式是指:分析傳統建筑空間形制,借鑒傳統空間構成法則以及傳統空間流線對現代建筑的流線進行組織和空間布置。這種表達方式不但在建筑單體中而且在建筑群體中有更多的體現,以營造空間氛圍與空間趣味性。
意的表達方式屬于對于傳統文化理念深層理解的設計手法,不拘泥于建筑外形與文化形式的相似,而是追求文化意境的表達,用建筑實體表達抽象的意境。用現代化的表現手段傳對文化精神的追求,如同寫意國畫,追求神似。并非簡單的構件和元素的仿古,而是用隱喻的方式表達文化建筑理念或者哲學思想。
三、如何實現一個優秀的設計
首先,一個優秀的醫院建筑設計前期應有完善的基礎條件,比如項目前期建議書、醫院選址和建設用地許可、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評估等,這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項目實施過程中會涉及到政府、規劃部門、醫院主管單位、施工方、監理方等各個相關部門,這就要求各方共同努力,協調溝通,才能將一個優秀的設計從始至終地貫徹到建造的全過程。
因此說,只有社會的關心、業主的決心、設計者的用心才能成就出一個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優秀的醫院建筑設計。
作者:錢寧亞,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第六分院,醫用工程專項設計研究院
上一篇:瑪吉癌癥治療中心:與癌同在
下一篇:美國一家“瀕死”的醫院如何完美逆襲